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紀(jì)振倫《雙杯記·祭舅送姑》原文與翻譯、賞析
【新水令】(外)無徒賊子霹空扳,苦殺人半籌不展。平生名節(jié)喪,生
死等閑間。怨氣沖天,怨氣沖天,這鎖和枷怎能脫免。
【步步嬌】 (旦、夫) 兇星命值遭坑陷,有口無容辨。高臺鏡總懸,迷目糊心,下情罔鑒,湛湛也徒然,把平民屈屈加刑憲。
【折桂令】(夫)俺家門清白相傳,敢做非為玷辱吾先。是前生冤孽牽纏,致今朝獲譴于天。果將吾屈喪其元,肯甘心瞑目黃泉。
【江兒水】 (旦)身既為兒媳,姑舅前,親供甘旨吾之愿。誰知無故生災(zāi)變,虔誠聊托牲醪獻(xiàn)。望把奴心相鑒,鑒我非男,搤虎力無難緩。
【雁兒落】 (外)你總列美珍饈,我怎下咽。吃拷打鞭敲千千萬。(旦)請上一杯酒。(外) 枉自有醍醐吾怎干。(旦)請進(jìn)些飯。(外) 苦悠悠難進(jìn)這長腰飯。怕的是刑上加刑痛怎言,愁的是招魂幡招魂飛散,覆盆中要蒙光難上難,死隊(duì)里待求生罕又罕。天也么天,望廉明無由見。心酸,那得個(gè)翳桑人扶沛顛。
【僥僥令】 (夫) 家門真不幸,游子落誰邊。比那生寄死歸差太遠(yuǎn),把這臭名兒四下傳。
【收江南】 (外) 呀!早知道這般樣枉死呵!甘凍餒老林泉。稍覺溫和又見嫌,這飛誣怎甘,這心如刃攢,甫能夠青蠅來集筆之端。
【園林好】 (旦) 欲撰哀辭尊前朗宣,奈痛傷情難形語言。止不住淚珠如霰,聲哀切,似嶺頭猿。
(末) 快走快走,按院已開門了,不可停留。(夫扯哭介) (外拭淚行介)
【沽美酒】 (夫) 身犯法,事由官,如火速,敢留連,待欲追隨理不然。空跌綻兩鞋尖,意亂心驚魂倒顛。骨肉情好難舍拚,一步步漸行漸遠(yuǎn),舉白眼望中不見。我呵! 怎能與白冤雪冤,枉做了至親至眷。呀,這悶比楚江流,永無休斷。
《雙杯記》,又稱《八義雙杯記》,是一個(gè)對后世影響較大的作品。現(xiàn)在川劇、評劇、高甲戲、莆仙戲等均有演出。本事見《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此劇情節(jié)略有不同。劇敘江西進(jìn)賢人張權(quán),與妻陳氏、長子廷秀、次子文秀,客游遇盜,流寓蘇州。正值荒年,難以維持日用,遂偕廷秀投玉商王憲,以琢玉為生。憲無子,只有二女,見廷秀篤學(xué),即以次女玉姐許廷秀。先是,憲之長女瑞姐字同里趙昂,昂擔(dān)心王憲家產(chǎn)落入廷秀之手,乘王憲行商淮安,賄捕頭楊洪,誣張權(quán)窩贓。張權(quán)被屈打成招,判秋決,且官賣陳氏償贓。陳氏賣與河南商人褚元,偕褚元探監(jiān)。褚不忍張權(quán)骨肉分離,義釋陳氏。權(quán)次子文秀認(rèn)褚為父,褚攜歸河南。王憲歸家,趙昂復(fù)誣廷秀竊玉杯以為嫖賭之資,王憲怒逐廷秀。臨行,憲妻贈(zèng)銀五百兩,玉姐以一對鴛鴦白玉杯中的雄杯相贈(zèng),期以再合。廷秀至南京納監(jiān),邸中為拐兒竊去銀、杯。廷秀只得從藝人習(xí)古詞,云游賣藝,至山東,為邵承恩收養(yǎng)。不久,張廷秀、文秀同科中進(jìn)士。此時(shí),玉姐得到廷秀所失之玉杯,十分擔(dān)心。廷秀回蘇州,值趙昂捐選紅同主薄,宴客演劇,廷秀敝衣入堂為俳優(yōu),遭眾人譏嘲。后趙昂、楊洪俱受嚴(yán)懲。廷秀一家團(tuán)圓并與玉姐成婚。
《祭舅送姑》 出是寫張權(quán)將被處死,張妻陳氏和玉姐去生祭張權(quán)的一場戲。整套曲子寫得明白如話,將張權(quán)夫妻的痛苦悲憤表達(dá)得淋漓盡致。
第一支曲子北雙調(diào) 【新水令】 是張權(quán)所唱,張權(quán)對自己無辜受冤極為憤怒,但又萬分無奈。接著由陳氏和玉姐合唱南仙呂入雙調(diào)(步步嬌),表達(dá)她們對官員昏庸的怨恨。“高臺鏡總懸,迷目糊心,下情罔鑒,湛湛也徒然,把平民屈屈加刑憲。” 唱出了對官府的一腔怒火: 你們怎么有臉掛著象征明察秋毫的明鏡,縱使標(biāo)榜湛湛明鏡也徒然,還是把清白百姓冤屈。【折桂令】、【江兒水】、【雁兒落】 (應(yīng)為
【雁兒落帶得勝令】)、【僥僥令】、【收江南】、【園林好】 六支曲子,分別由張權(quán)、陳氏和玉姐對唱。陳氏對張權(quán)含冤不得雪亦是無可奈何,只得把這場禍?zhǔn)職w于前生冤孽,命中注定,這也是普通百姓在走投無路之時(shí)的合理想法。玉姐此時(shí)只能略盡孝道,正在一家人悲傷難過時(shí),衙役催行。【沽美酒】 一闕,應(yīng)為 【沽美酒帶太平令】,這支曲子唱出了陳氏與張權(quán)難分難舍的夫妻感情,“一步步漸行漸遠(yuǎn),舉白眼望中不見” 一句,呈現(xiàn)給我們一幅丈夫走向死亡,妻子翹首凝望的生離死別的畫面。《遠(yuǎn)山堂曲品》評此劇云: “直傳苦境,詞白穩(wěn)貼,猶得與 《荊》、《劉》 相上下。” 以之評此出甚為合宜。
這套曲子是南北合套,由 【北雙調(diào)】 和 【南仙呂入雙調(diào)】 組成。南北合套一般選用南北同一宮調(diào)的曲子,曲牌安排上為一南一北或一北一南組成,有三種形式:一、由各不相同的南北曲交替出現(xiàn); 二、一套北曲中間用同一支南曲; 三、一套北曲中間用不同的南曲曲牌。此套屬于第一種形式。除【折桂令】、【沽美酒】 由陳氏所唱外,其余均由張權(quán) (“外” 扮) 唱北曲,陳氏 (“夫” 扮) 和玉姐 (“旦” 扮)唱南曲。一般來說,北曲比之南曲更有利于表達(dá)慷慨激昂的情緒,這樣安排是較合理的。
上一篇:《雙忠廟·義釋》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雙珠記·二友推恩》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