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沈鯨《雙珠記·二友推恩》原文與翻譯、賞析
【卜算子】(貼上)簾幕暖風(fēng)輕,舞燕雙來語?;ㄍ蕷埣t柳絮飛,無計留春住。(請介) (老旦上)
【前腔】 目斷楚天遙,不見人歸路。風(fēng)急桃花也似愁,點點飛紅雨。
【香羅帶】鶯花已半稀,離魂暗飛。春回有時還到此,天涯游子未應(yīng)歸也。云黯黯,草萋萋,孤鴻杳然雙鯉逝。(合) 淚拱桑樗也,細(xì)雨斜陽獨倚閭。(貼)
【前腔】窗欞漏晚暉,愁眉怎舒。荊花可憐飄失所,人非物是景蕭疏也。骨肉重,信音迂,空負(fù)鸰原詩幾句。(合) 牢落關(guān)河也,只影孤形誰與俱。
《雙珠記》 講述的是唐朝王楫一家悲歡離合的傳奇故事,事本元陶宗儀 《南村輟耕錄》 卷十二 《貞烈墓》條及唐孟棨 《本事詩》。王楫家世隸軍籍,奉令偕妻前往鄖陽衛(wèi)軍營補伍。臨別之際王母取出祖?zhèn)鞯囊浑p明珠,將其中一顆分與王楫夫婦。到營后,營長李克成覬覦王妻美色,意圖染指,所謀不遂,與王楫發(fā)生正面沖突。李克成勾結(jié)訟師張有德,使王楫陷身冤獄。王妻郭氏走投無路,被迫將兒子九齡賣與陜西商人王章,分別時特意將明珠系在兒子頸上。后郭氏在太和山投淵自盡,為神道真武帝所救,又與避安史之亂而逃出長安的婆母相逢。婆媳投奔親戚韓媼處居住,求得袁天綱的幫助,保住王楫性命。王楫改戍劍南,與舊友陳時策相遇,共同立下軍功,加官授爵。后九齡得中狀元,常撫玩明珠,思念父母。王家另一顆明珠由王楫之妹慧姬帶入宮中,其后慧姬下嫁陳時策,與兄會面。而明珠多方展轉(zhuǎn),也落入九齡之手。最后九齡全力尋訪父母,終于闔家團圓。這里所選的幾支曲表現(xiàn)的是王楫母妹對遠(yuǎn)方親人那種揮之不去的牽掛與思念之情。
【卜算子】 一曲以詩情洋溢的筆觸描繪了王楫之妹慧姬眼中所見的暮春景象,含蓄地表露出劇中人因骨肉離散而產(chǎn)生的憂郁和悵惘之感。曲辭中 “簾幕” 系指門窗上的簾子與帷幕,“花褪殘紅柳絮飛” 脫化自宋蘇軾《蝶戀花》 詞中 “花褪殘紅青杏小”、“枝上柳綿吹又少” 的雋語,“無計留春住” 則來源于宋歐陽修 《蝶戀花》 詞中的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之句。韶光易逝,春日難留,“暖風(fēng)”、“舞燕”、“殘紅”、“柳絮” 等晚春特有的景物在慧姬眼中全都成為憂愁的根源,無意間觸動了她敏感的心弦。如果說【卜算子】 曲中慧姬的憂思在感慨親人分離之外多少還夾雜一些少女傷春意緒的話,那么下一曲 【前腔】 中王楫之母的悲嘆就純是為兒子一家遙阻他鄉(xiāng)而發(fā)的了。王母遠(yuǎn)眺天際,望眼欲穿,卻等不到兒子從楚地歸來。轉(zhuǎn)眼春殘花謝,點點飄墜的紅雨也仿佛在替人耽愁。這里以移情手法含蓄地表現(xiàn)人物憂傷的心理,不說人愁眼看花,而說“風(fēng)急桃花也似愁”,更見宛轉(zhuǎn)曲折,情韻悠長。
接下來的兩曲 【香羅帶】 以直接抒情的方式寫出慧姬母女對親人的深切思念。第一支 【香羅帶】 辭句意脈與前曲相貫通,而表意更為直截了當(dāng)。其中 “黯黯” 意同昏暗; “萋萋” 是草木衰颯的形容語; “孤鴻” 和 “雙鯉” 均系傳送書信的使者,“孤鴻杳然雙鯉逝” 便意味著音訊斷絕; “桑樗” 義不詳,疑同 “桑榆”,為老人晚年的象征性比喻。曲辭以 “鶯花已半稀” 的殘春景色逗起劇中人 “離魂暗飛” 之感,復(fù)以 “春回有時還到此” 的想象襯出 “天涯游子未應(yīng)歸也” 的不幸現(xiàn)實。際天春云,如絲碧草,在因得不到親人音信而苦痛煎心的王母眼中只覺其 “黯黯” 與“萋萋”,“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無情的景物恰好映襯出人的慘淡心緒?!皽I拱桑樗也,細(xì)雨斜陽獨倚閭” 兩句更以工致的筆墨勾畫出王楫高齡老母眼含熱淚、倚門盼子的感人景象,將老人對子女無私關(guān)愛的慈母情懷刻畫得入木三分。同用 【香羅帶】 曲牌的 【前腔】 回應(yīng)首曲 【卜算子】,明寫慧姬的念遠(yuǎn)思親之情?!按皺袈┩頃煛?句與 “細(xì)雨斜陽獨倚閭” 相應(yīng)合,點明時間的推移,暗示出慧姬母女倚戶瞻眺的專注和久長?!扒G花” 古代常用以喻指同氣連枝的兄弟,這里轉(zhuǎn)以指兄妹; “蕭疏” 有寂寞蕭條之意; “迂” 義同遠(yuǎn); “鸰原詩” 是指 《詩經(jīng)·小雅》 中的 《常棣》,因其中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之句,故后世常以 “脊令在原” 來比喻兄弟友愛之情,“脊令” 同 “鹡鸰”,故 “脊令原” 亦作 “鹡鸰原”。眼前春來春去,景色依舊而物是人非,慧姬骨肉情重,想起兄長飄零遠(yuǎn)方,消息阻絕,而自己枉為一母同胞的親妹妹,絲毫也不能為兄長分憂助力,不由緊鎖雙眉,心事沉沉。最后的 “牢落關(guān)河也,只影孤形誰與俱” 兩句中,“牢落” 有寥落、荒蕪之意; “關(guān)河”是關(guān)隘山嶺與河流江川的合稱; “誰與俱” 的 “俱” 含有同行的意味。此處不說親人牽掛王楫,而說王楫遠(yuǎn)赴關(guān)山、身單影只,對面著筆,不言情意而情意更見深摯。
這幾支曲結(jié)構(gòu)勻稱整齊,語言清麗流暢。前兩曲景中藏情,含而不露; 后兩曲情景交融,打并為一,顯示出作者對曲體特征把握的準(zhǔn)確和填詞技巧的純熟。清李漁《閑情偶寄》論及曲中情、景關(guān)系時曾說: “景書所睹,情發(fā)欲言。情自中生,景由外得?!槟艘蝗酥?,說張三要像張三,難通融于李四。……善詠物者,妙在即景生情?!?曲中根據(jù)王楫母、妹的不同身份、年齡及其各自的心理狀態(tài)設(shè)計出富于個性的曲辭,既表現(xiàn)了人物,又借助人物主觀感受寫活了作為戲劇背景的周邊景物,即景生情,以情帶景,使整出戲籠罩在充滿詩意的氛圍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劇詩特征。
上一篇:《雙杯記·祭舅送姑》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