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原文與翻譯、賞析
【撥不斷】 語喧嘩,鬧交雜,六軍不進屯戈甲。把個馬嵬坡簇合沙,又待做甚么?唬的我戰(zhàn)欽欽遍體寒毛乍。吃緊的軍隨印轉(zhuǎn),將令威嚴(yán),兵權(quán)在手,主弱臣強。卿啊,則你道波,寡人是怕也那不怕?(陳玄禮云) 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正末唱)
【攪箏琶】 高力士道與陳玄禮休沒高下,豈可教妃子受刑罰;他見請受著皇后中宮,兼踏著寡人御榻。他又無罪過頗賢達,須不似周褒姒舉火取笑,紂妲己敲脛覷人。早間把他個哥哥壞了,總便有萬千不是,看寡人也合饒過他,一地胡拿!
【風(fēng)入松】 止不過鳳簫羯鼓間琵琶,忽剌剌板撒紅牙。假若更添個《幺花十八》,那些兒是敗國亡家??芍狸惡笾髟庵鴼⒎?,皆因唱《后庭花》。
【胡十八】 似恁地對咱,多應(yīng)來變了卦。見俺留戀著他,龍泉三尺手中拿,便不將他刺殺,也將他嚇殺。更問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
【落梅風(fēng)】 眼兒前不甫能栽起合歡樹,恨不得手掌里奇擎著解語花,盡今生翠鸞同跨。怎生般愛他、看待他,忍下的教橫拖在馬嵬坡下!
【殿前歡】 他是朵嬌滴滴海棠花,怎做得鬧荒荒亡國禍根芽?再不將曲彎彎遠(yuǎn)山眉兒畫,亂松松云鬢堆鴉。怎下的磣磕磕馬蹄兒臉上踏,則將細(xì)裊裊咽喉掐,早把條長攙攙素白練安排下。他那里一身受死,我痛煞煞獨力難加。
【沽美酒】 沒亂殺,怎救拔! 沒奈何,怎留他!把死限俄延了多半霎,生各支勒殺,陳玄禮鬧交加。(高力士引旦下) (正末唱)
【太平令】 怎的教酩子里題名單罵,腦背后著武士金瓜。教幾個鹵莽的宮娥監(jiān)押,休將那軟款的娘娘驚嚇。你呀,見他,問咱,可憐見唐朝天下!
(陳玄禮率眾馬踐科) (正末做哭科云) 妃子,閃殺寡人也呵! (唱)
【三煞】 不想你馬嵬坡下今朝化,沒指望長生殿里當(dāng)時話。
【太清歌】恨無情卷地狂風(fēng)刮,可怎生偏吹落我御苑名花?想他魂斷天涯,作幾縷兒彩霞。天那,一個漢明妃遠(yuǎn)把單于嫁,止不過泣西風(fēng)淚濕胡笳。幾曾見六軍廝踐踏,將一個尸首臥黃沙!
【二煞】 誰收了錦纏聯(lián)窄面吳綾襪,空感嘆這淚斑斕擁項鮫綃帕。
【川撥棹】 痛憐他,不能夠水銀灌玉匣。又沒甚彩監(jiān)宮娃,拽布拖麻,奠酒澆茶。只索淺土兒權(quán)時葬下,又不及選山陵將墓打。
【鴛鴦煞】黃埃散漫悲風(fēng)颯,碧云黯淡斜陽下。一程程水綠山青,一步步劍嶺巴峽。唱道感嘆情多,恓惶淚灑,早得升遐,休休卻是今生罷。這個不得已的官家,哭上逍遙玉驄馬。
唐明皇幸蜀播遷途中,到達在今陜西興平縣西的馬嵬坡,統(tǒng)領(lǐng)禁軍護駕的龍武將軍陳玄禮部下六軍嘩變,掣劍離匣,無奈之下,唐明皇聽?wèi){陳玄禮殺了貴妃之兄奸相楊國忠; 繼而眾軍仗劍擁上,喧嘩不行,要求馬踏楊貴妃?!緭懿粩唷?寫明皇見狀驚訝。他始而疑懼,繼而驚恐。明皇心里明白,形勢已經(jīng)不同于他做太平天子之時了: 一方面權(quán)移太子,他聽從了百姓的請求,留下太子為中原之主,統(tǒng)兵殺賊; 一方面權(quán)落將軍,“吃緊的軍隨印轉(zhuǎn),將令威嚴(yán),兵權(quán)在手,主弱臣強。” 吃緊的,也作赤緊的、尺緊的,意為真正是、實在是,統(tǒng)領(lǐng)后面四個短句,惶懼之狀可見。變亂流離之中,無權(quán)無兵,他只有驚恐的份兒了?!皣樀奈覒?zhàn)欽欽遍體寒毛乍”,刻畫失勢君王在跋扈將軍面前膽戰(zhàn)心驚情態(tài),非常生動、形象。
只看到六軍仗劍喧嘩不進,便嚇成如此模樣。等到六軍提出要處死楊妃之后,他知道了六軍變亂的目的不是要劫殺天子,于是膽壯了一些,要利用帝王的余威挽救他心愛的人?!緮嚬~琶】 曲先是申斥陳玄禮不知高下,讓貴妃受刑罰太過分; 既而為貴妃開脫,她的身份、她的賢達,使她都不宜受刑。歷史上有兩個有名的女色禍國事例: 一個是周幽王的妃子褒姒,幽王為博取她的一笑,演出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導(dǎo)致亡國 (見《史記·周本紀(jì)》); 一個是商紂王的妃子妲己,助紂為虐,酷刑殺人,見人赤足過河,為查驗其何以不怕冷,竟敲碎人家的脛骨檢看骨髓 (見 《國語·晉語》、《史記·殷本紀(jì)》)。而楊貴妃只不過是歌舞娛樂,“那些兒是敗國亡家?” 當(dāng)這些解釋都無濟于事時,他知道,“六軍心變,寡人不能自保”,還怎能保護妃子?他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一方面是 “龍泉三尺手中拿”的嘩變軍士,一方面是乞救求生苦苦哀求的心上人楊貴妃,唐明皇心亂如麻。
他始而怨軍士目無君王,強使合歡樹解,破壞了珍惜嬌花、同行同宿的愛情理想。據(jù)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天寶》 載: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shù)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妃示于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解者,能也; 解語花,即會說話的花,用來比喻楊貴妃的嬌美艷麗。奇擎,擎也,舉也,奇字助音無義; 手掌里奇擎,猶手心里捧著。“手掌里奇擎著解語花”,寫明皇對貴妃的疼愛惜護,形象生動。連貴妃被軍士驚嚇明皇都舍不的,現(xiàn)在卻要 “橫拖在馬嵬坡下”,從理想愿望與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中,體現(xiàn)明皇慘傷悲痛之情。下的,也作下得,忍心、舍得之意; 忍下的,猶言狠心舍得,這又包含了對陳玄禮的責(zé)備怨恨之情。
為楊妃求生不能,埋怨也無濟于事,于是退而求其次: 避免酷刑慘死。六軍要求馬踏楊妃,明皇立即表示不可,“他如何受的!” 改為命其白練自縊,然而后馬踐其尸。自縊之殘酷程度有減,而生死離別無差。【殿前歡】 通過抑揚頓挫的對比方式,表現(xiàn)明皇的傷心痛惜?!八嵌鋴傻蔚魏L幕ā?,極言其嬌艷美麗,據(jù)宋釋惠洪《冷齋夜話》 卷一引 《太真外傳》 云,楊妃困酒未醒,扶掖而見明皇,明皇曰: “是豈妃子醉邪?海棠睡未足耳!” 下句一跌: “怎做得鬧荒荒亡國禍根芽?” 美能禍國?遠(yuǎn)山眉、堆鴉鬢都是美女的象征,而結(jié)果卻要遭受 “馬蹄兒臉上踏”、“細(xì)裊裊咽喉掐”。美被毀滅,美被摧殘,于是逼出末二句直抒胸臆: “他那里一身受死,我痛煞煞獨力難加?!?因為她的死,引起他的悲痛,引起他無能為力、未能保護所愛生命的愧疚,表現(xiàn)的感情復(fù)雜、豐富。曲中多用疊字,如嬌滴滴、鬧荒荒、曲彎彎、亂松松、磣磕磕、細(xì)裊裊、長攙攙、痛煞煞,疊字而能成對,更見工巧。對句加襯,字?jǐn)?shù)并不完全一致,又充分顯示了曲異于詩詞的特點。當(dāng)楊妃終于被帶走迫其自縊時,明皇心亂如麻,痛如熬煎,【沽美酒】 出語短促,表現(xiàn)得痛苦而激憤; 【太平令】 轉(zhuǎn)而替貴妃著想,囑咐宮娥見了貴妃,就說請她可憐見唐朝天下,似乎她的死、他的未能救死,帶有了顧全唐朝社稷的性質(zhì),這種認(rèn)識固然遠(yuǎn)非事實,卻表現(xiàn)了明皇一派憐香惜玉之情。
【三煞】 以下五曲寫楊妃死后情景?!昂逕o情卷地狂風(fēng)刮,可怎生偏吹落我御園名花?” 首句以狂風(fēng)喻軍士嘩變,表現(xiàn)其迅猛無情,形象生動; 次句寫心理,為什么普天下這么多大家閨秀、小家碧玉、蓬門淑女,萬萬千千都平安無事,卻偏偏吹落 “御園名花”? “可怎生” 三字,將既痛且恨、似有理卻無理,心亂如麻的心態(tài)活活畫出。承 “吹落名花” 而來,寫貴妃死后化作天邊彩霞,用李白 《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詞意,想象綺麗,形象明艷,由無可化解的痛苦中稍作宕開; 繼而更進一層,寫美人之結(jié)局楊貴妃不如漢明妃,漢明妃王昭君只不過是辭別故國遠(yuǎn)嫁匈奴,而楊貴妃不僅被亂馬踏尸,甚至也不能好好收殮殯葬——“尸首臥黃沙”! 楊妃結(jié)局可謂慘中之慘,不幸中的不幸。而今物在人亡,睹楊妃所遺汗巾、綾襪,想到草草埋葬,未享后妃禮制,更加傷慘。【鴛鴦煞】 曲前半寫景。通過蜀道中的景色描繪,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那秋風(fēng)黃沙、碧云斜陽自是助人凄涼,即使是綠水青山,美景徒在而斯人已逝,正是以樂景寫哀,倍增哀感?!稐钐嫱鈧鳌?云,楊妃死后,明皇嘗曰: “此去劍門,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可謂耳聞目視,觸景生哀。同時,寫景又起著介紹行程的敘事作用; 劍門巴峽,時間空間的變換,一一交代清楚。曲之后半,又以抒情作結(jié)。明皇此番幸蜀,可謂倉皇出逃。據(jù)《舊唐書·玄宗紀(jì)》 載,出逃當(dāng)時,“扈從惟宰相楊國忠、韋見素,內(nèi)侍高力士及太子、親王; 妃主、皇孫以下多從之不及?!?宗廟未及辭別,妃主、皇孫未及攜帶,宮闕、陵寢拋撇而去……,正是家國兩零落,存亡未可知。因美人壞江山,卻又美人不保,至此,楊國忠被殺,楊貴妃縊死,朝臣惟韋見素一人而已。隨從零落,知音難覓,真成了孤家寡人。曲中言“恓惶淚”、“不得已的官家”,內(nèi)涵是豐富的。本曲多用色彩鮮明的字,如黃埃、碧云、綠水、青山,以秾色重筆寫悲涼之景,表黯淡心緒,體現(xiàn)的感情更加強烈。
上一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