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孚·太常引》原文賞析
綠衣持節擁亭亭,玉立萬娉婷。一見寸心傾,任詩畫、有聲無聲。新篁搖葆,蒼梧張蓋,山色入簾青。云淡午風輕,看樹影、西窗又橫。
這是一幅畫,構圖十分別致:遠處是依微隱約的山色與白云。占據畫面主要空間的是萬竿修竹,亭亭玉立,娉娉裊裊,似綠衣少女,似倚翠美人。近處是幾枝新篁嫩籜,搖曳于蒼蒼梧桐之下,長幼相依,相映成趣。更妙者,此圖景中有景,畫中有畫:畫面之一角,微露樓閣,西窗綠紗,灑上斑駁樹影,又成一紙絕妙橫幅,天然造化,不煩人工。此可謂構圖之高手。
這又是一幅水墨畫,以青綠為底色,十分幽雅。畫面墨色之搭配,有淡有濃,有枯有潤:淡淡的山光云影與濃綠重翠之竹林相輔相成,新篁之嫩顏與蒼梧之老色相反相濟,隱隱樹影與青青簾櫳相即相融。作者墨分五彩,用色精審,而整體上色調和諧,意境統一,只見滿幅青光,一派綠意。此可謂用墨之高手。
這也是一幅有聲畫,它用詩的語言構成,在時間的推移中展開。墨作的畫,只能是靜態的無聲畫,只可選取時間中的一個點,描繪一瞬間凝固了的空間;這幅畫卻是有色,有聲,有空間的廣度,也有時間的長度。且聽聲音:輕風吹拂竹林,如傳私語,不絕如縷;新篁摩挲蒼梧,如搔癢處,忍俊不禁;間有樹葉飄墜,枝掃窗紗,何處不是天籟,何時無有妙音?再看時態:膩香春粉,萬竿亭亭,露壓煙啼,清淚如傾,此晨光未露時也;云淡風輕,崇光泛泛,苔痕上階綠,山色入簾青,此午日映照時也;赤烏西斜,落日反照,滿庭清幽,影橫小窗,此黃昏夕曛時也。一日之內,一院之景,畫面之不齊若此,作者一一攝入畫框,此可謂寫生之高手。
這更是一幅“心畫”,作者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因情而設景,隨意而遣墨,筆下景物多為精神之寫照,人品之象征。如亭亭之竹,虛心有節,處世得道,不聞人稱“竹君子”乎?又如午日之景,云淡風輕,一切都是如此安閑,沒有造作,沒有苛求,正如文人雅士淡泊寧靜之生活態度。再看“新篁搖葆,蒼梧張蓋”兩句,“葆”指“羽葆”,是用鳥羽裝飾之車蓋,多為王侯貴族所用,這兩句字面含義是:新竹鳳尾森森,如鳥羽之飾,蒼梧廣張法輪,如車駕之蓋。而內在含意則是:游于新竹老梧之下,安步當車,自有樂天知足之心,無須高車駟馬之求。還有“山色入簾青”化自劉禹錫《陋室銘》,其意向所指不言而喻。總之,畫面景物處處滲透著作者之精神、氣質。此可謂“寫意”(寫胸中之意)之高手。
中國藝術的最高境界在于道通為一,融合流布。“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此詞正體現了如此精神,故以品畫之法讀之。
上一篇:《張雨·太常引》原文賞析
下一篇:《李齊賢·太常引》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