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多景樓》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欲收嘉景此樓中,徒倚闌干四望通。
云亂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
一川鐘唄淮南月,萬里帆檣海外風(fēng)。②
老去衣襟塵土在,只將心目羨冥鴻。
【注釋】 ①多景樓:在今江蘇鎮(zhèn)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中。米芾《甘露寺》詩序云:“多景樓背山面江,為天下甲觀,五城十二樓不過也。”徙倚:流連徘徊。②唄(bai拜):梵文意為贊嘆,歌詠。這里指僧人誦經(jīng)聲。淮南月:鎮(zhèn)江在淮南,故云。冥鴻:飛入遠(yuǎn)天的鴻雁。用楊雄《法言·問明》“鴻飛冥冥”語及嵇康《贈秀才入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意。
【譯文】 想周覽江山風(fēng)月勝景,最好置身此樓之中。只須徘徊倚闌,憑高四望,萬千氣象自與心目相通。看云氣和水光氤氳,浮現(xiàn)出碧瓦朱甍;夕陽下霞光山色青紅相間,鑲?cè)脒h(yuǎn)處的天空。月光浸染的淮南原野上,飄蕩著佛寺夜課的鐘聲梵唱;航行萬里的大江帆船,將凌駕強勁的海風(fēng)。盡管我老境漸至,衣襟上落滿了塵土;可一顆心和一雙眼,仍然在注目艷羨那高振健翮、遠(yuǎn)翔天宇的飛鴻!
【集評】 今·劉乃昌:“體現(xiàn)了詩人‘躡景追飛’的遠(yuǎn)大抱負(fù)。全詩視野宏闊,韻格瀏亮,形象鮮明,對仗工穩(wěn),確能表現(xiàn)出多景樓的勝景偉觀。”(《宋詩鑒賞辭典》第187頁)
今·金性堯:“頷聯(lián)寫倚闌所見的‘多景’,頸聯(lián)則把想象伸向遠(yuǎn)處:寺中的鐘唄之聲一直傳送到靜寂的淮南夜空,江邊的帆船隨著海風(fēng)而航行萬里。末兩句自嘆老去,只能目送飛鴻,仍以遠(yuǎn)思作結(jié)。”(《宋詩三百首》第87頁)
【總案】 元人方回在評點曾鞏的七律《上元》時說:“洪覺范妄誕,著其兄彭淵才之說,以為曾子固不能詩(指惠洪《冷齋夜話》卷九載淵才‘恨曾子固不能作詩’之說)。學(xué)者不察,隨聲附和。今淵才之詩無傳,而子固詩與文終不朽。兩《上元》詩止是一意。‘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東風(fēng)。’豈不能詩者乎?非精于詩者,不到此也。……大抵文名重,足以壓詩名。……子固詩一掃‘昆體’所謂饾饤刻畫咸無之。平實清健。自為一家。后山未見山谷時,不惟文學(xué)南豐,詩亦學(xué)南豐。既見山谷,然后詩變而文不變耳。”(《瀛奎律髓》卷十六)方回為曾鞏鳴不平,意見公允。但他所稱道的兩首《上元》詩,尚不及這首《多景樓》。這首詩巧借多景樓居高臨下之勢,展開一幅色彩明麗、鐘唄悠揚、遠(yuǎn)近有致、境界開闊的畫面,筆筆不隔,讀之宛然在人目中耳際。意象安排妥帖,對仗工穩(wěn)自然,頷聯(lián)“亂”、“浮”、“含”、“入”四個動詞精妙,都顯出作者詩藝之純熟。清人潘德輿說曾鞏七律與七絕,“皆精深婉約,得詩人之風(fēng)旨”(《養(yǎng)一齋詩話》卷四),從本書所選的這三首律絕看,信然。
上一篇:李彭老《吊賈秋壑故居》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朱熹《奉酬九日東峰道人溥公見贈之作》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