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廷式·南鄉子》原文賞析
病中戲筆
一室病維摩0且喜閑庭掩雀羅。煮藥翻書渾有味,呵呵!老子無愁世則那? 莽莽舊山河,誰向新亭淚點多?唯有鷓鴣聲解道:哥哥,行不得時可奈何!
這是文廷式善學辛詞的又一例。辛棄疾詞有多種風格,有的豪邁奔放,激昂慷慨,有的委婉清新,豐姿綽約;有的壯麗,有的樸素;有的崇高,有的詼諧;有的大掉書袋,有的純用口語。此即龔自珍所云“從來才大人,面目不專一”(《題王子梅盜詩圖》)。文廷式善從多方面學辛,故能神似。
這首詞頗得辛詞詼諧之趣。題為“病中戲筆”,全詞即以游戲筆墨為之。作者自稱“一室病維摩”,即關在凈室中的生病的佛。生病本來是一件痛苦的事,作者卻說“且喜閑庭掩雀羅。煮藥翻書渾有味”,似乎以病為樂。他做著這些與世俗常規常理相逆的事,卻“呵呵”地大笑著說:“老子無愁世則那(奈何)?”做出一副玩世不恭,成心與世界對立的樣子。你真拿他沒辦法!
下片繼續以玩世口吻出之:“莽莽舊山河,誰向新亭淚點多?”莽莽山河,依然象過去一樣么,大家何必為她掉那么多的淚水呢?——作者生當晚清國家危亡之時。此詞可能作于作者晚年,即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中國又一次面臨亡國危險之后。生當此時,卻這樣嬉皮笑臉,豈不是一個沒心肝的無賴嗎?不!作者最后寫道:“唯有鷓鴣聲解道:哥哥,行不得時可奈何!”他其實是懷著極大的悲痛,在這里故意說反話。
“新亭淚”用《世說新語》典。新亭,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江寧縣南。晉朝時,中原戰亂頻仍,過江人士常在此飲宴聚會。元帝時,丞相王導與客宴新亭,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見《世說新語·言語》。后以比喻憂國憂時的悲憤心情。晚清政局,頗如晉人淚灑新亭之時。
文廷式是晚清一位著名的愛國志士。“博聞強記,文采斐蔚,年少掇高科,為天子侍從臣,有名,才氣橫溢。高睨大談,不可一世”,“固奇杰非常人也”(陳三立《萍鄉文氏四修族譜序》)。他和珍妃一家人有密切關系,深得光緒皇帝的信任。翁同龢及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黃遵憲等維新派志士,都對他很器重。李鴻章曾對他“大加禮遇,資贈甚豐腆”,但他不循私情,在甲午戰后嚴劾李鴻章。奏稿流傳都下,見者視同賈誼痛哭流涕之言。他在短短一生中,留下了二百多萬字的遺著。他的身體又好,“軀干魁碩”,有辟易千人之概。象這樣一位有德、有才、有學、有識,又有健康體魄的愛國志士,本來可能有大作為、大貢獻。可是,他卻在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等人的迫害下,無可施展,一度被迫逃亡日本,后以壯年“不竟用以死”。“行不得時可奈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許多愛國志士共同的悲劇。廷式晚年懷著何等悲憤的心情,不難想見。
含淚的笑,有時比痛哭更加沉痛;嘻笑怒罵的文字,有時比正面攻擊更富于戰斗力。中國古代文學,由于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善作莊語者多,善作諧語者少;正因如此,此詞彌足珍貴。有人指出.“文氏之詞,在晚清可謂獨樹一幟”。“其抑塞磊落不平之氣,所謂泛駕之馬,不受羈押者。”其《南鄉子·病中戲筆》,“趨向‘白話化’,頗近稼軒晚年筆者”(龍沐勛《清季四大詞人》)。這首詞善以詼諧幽默的喜劇手法表現其抑塞磊落的悲劇情感,似更得稼軒神髓,更富于美學價值。
上一篇:《張可久·人月圓》原文賞析
下一篇:《劉秉忠·南鄉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