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人月圓》原文賞析
三衢道中有懷會稽
松風十里云門路,破帽醉騎驢。小橋流水,殘梅剩雪, 清似西湖。
而今履, 青霞洞府, 白發樵夫。不如歸去,香爐峰下,吾愛吾廬。
三衢即衢州,因州的屬縣常山有三衢山,故名,州治在今浙江省衢縣;會稽即今浙江省紹興市。據詞的標題,是作者從會稽往三衢途中所作,他又有《越調·柳營曲》三首,題為“自會稽遷三衢”,可能是同時之作,曲中有“疊錦箋,卷青氈,行藏去住皆信天”的話,可知此行是由于調任的原故。他在會稽的散曲相當多,僅次于西湖之什,難怪他戀戀不舍了!
詞的重心在“懷”字,上闋懷念會稽云門山舊游,下闋懷念會稽香爐峰的舊居。云門山在今紹興縣南,一名東山,即東晉謝安“東山高臥”的東山,風景清幽。他另一首《人月圓·會稽懷古》有“林深藏卻云門寺”之句,可見對云門是特別賞心的。“破帽”象征潦倒,蘇軾《續麗人行》詩的“蹇驢破帽隨金鞍”,及《南鄉子·重九》詞的“破帽多情卻戀頭”都是這個意思。戴著破舊的帽子,趁醉跨著驢兒款段地在松濤搖曳的山路上走,小橋下溪水淙淙,開殘了的梅花枝上還留下一點兒雪: 這種清雅的境界不是和西湖的斷橋殘雪、孤山梅花相似嗎?云門、西湖的景物美不勝收,作者用個“清”字來概括其共通點,也突出了會稽值得懷念的一面,刪繁就簡,藝術手段是很高明的。
下闋開頭以“而今”二字承上啟下,作為時間的分界線。“杖履”是扶杖漫步的意思,含義與杜甫《祠南夕望》詩的“興來猶杖履”,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詞的“先生杖履無事”一樣。“青霞”指仙人住的地方,張君房《云笈七簽·元始天王記》:“東游碧水豪林之境,上憩青霞之房。”作者由于“沉郁下僚”,志不得伸,因而興起尋仙訪道、歸隱林泉的意念,這也是一般元曲家的心態。“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發樵夫”三句,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香爐峰,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說:“茅峴山在會稽東南十五里,茅君隱于此……山之陽一峰名香爐峰。”仙人茅君隱居的地方,當然也是“青霞洞府”了。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孟夏草木長, 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吾亦愛吾廬。”詞的結拍用其語,寓歸隱之意。
這首小令字數雖少,內容卻豐富。而且四言句子多,填詞者容易流于板滯,張可久寫來清麗舒徐、揮灑自如。上闋的“云門”,下闋的“香爐峰”,都是會稽名勝,在一個“懷”字上面前后呼應,結構嚴密。
上一篇:《吳激·人月圓》原文賞析
下一篇:《又廷式·南鄉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