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二首(其一)》言情贈友詩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①。
隔座送鉤春酒暖②,分曹射覆蠟燈紅③。
嗟余聽鼓應官去④,走馬蘭臺類轉蓬⑤。
李商隱的愛情詩中,有以 “昨日”、“明 (次) 日”為題的,內容都是追憶昨日與情人的相見或歡會。這首無題詩,如果根據內容來擬題,也不妨題為“昨夜”。詩中追憶 “昨夜”一次燈紅酒暖的宴會,席間有詩人所屬意的女性。據同組另首無題 (七絕)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之句,他所懷想的對象可能是位貴家女子。
詩一開頭就著意烘染 “昨夜”的環境氣氛。這是一個美好的春夜,星光閃爍,和風習習,空氣中充溢著令人沉醉的溫馨氣息,在“畫樓西畔桂堂東”正進行著一場熱鬧的宴會。詩人化敘事為抒情,借助星辰好風的點染,“畫樓”“桂堂”的映襯,烘托出一種溫馨旖旎、富于暗示性的環境氣氛。“昨夜”復疊,句中自對,以及上下兩句一氣蟬聯的句式,構成了圓轉流美、富于唱嘆之致的格調,使得對昨夜的追憶充滿了濃郁的詩情。
接下來兩句,并沒有去寫宴會上的熱鬧場面,而是抒寫自己與對方身隔而情通的關系。彩鳳比翼雙飛,常用作美滿愛情的象征,這里用“身無彩鳳雙飛翼”來暗示與對方難以諧合成偶,可以說是常語翻新。而用 “心有靈犀一點通”來比喻相愛雙方心靈的契合與暗通,則完全是詩人的獨創與巧思。犀牛角在古代被視為靈異之物,它中央那道貫通的角質白線,也自然帶上了神異色彩。詩人正是從這一點展開想象,賦予它以相愛的心靈彼此感通的神異性質,從而創造出略貌取神、新穎奇警的比喻。兩句中 “身無”與 “心有”相互映照,組成一個包蘊豐富的矛盾統一體。詩人要表現的,并不是愛情間阻的苦悶與心靈契合的欣喜的簡單相加或平列,而是間隔中的相通與契合,苦悶中的欣喜與慰藉,盡管這心靈暗通的欣喜中仍不免帶有苦澀與遺憾。將矛盾著的感情的相互滲透與交融表現得這樣深刻細致而又主次分明,這樣富于典型性,確實可見詩人抒寫心靈感受的才力。
五、六兩句才掉筆寫宴會的熱鬧情景: 燈紅酒暖,觥籌交錯,隔座送鉤,分曹射覆,一派熱烈融洽氣氛。這種描寫,如果直接一、二句,不過泛寫宴飲游戲之樂而已。但置于 “身無”二句之后,卻反而突出了相愛不能相親的苦悶。盡管在送鉤射覆、觥籌交錯的過程中彼此目成心許,靈犀暗通,但卻咫尺天涯,無緣諧合。隨著時間的推移,連這種相望不相親的局面也行將結束——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這個結尾,將愛情阻隔的悵惘與身世轉蓬的慨嘆融合起來,不僅擴大了詩的內涵,而且深化了詩的意蘊,使得這首抒寫自身愛情經歷與感受的無題詩,也帶有輕微的自慨身世的意味。
這首詩的警策,在于頷聯。它典型地表現了青年男女那種一見鐘情式的愛情雙方心靈迅速碰撞,產生奇異感應的特點。盡管現代心理科學已經對此作出科學的解釋,但“心有靈犀一點通”仍然是表現這一永恒主題最出色的比喻,它將是光景常新的。
注釋
①靈犀一點通:犀牛角中心的髓質如白線上下貫通,借喻相愛的雙方心靈的契合與暗通。②送鉤:一種分兩隊進行、藏鉤于手中讓人猜的游戲。③射覆:在巾盂等物下面覆蓋東西讓人猜的游戲。④聽鼓應官:聽晨鼓敲響而上班應差。⑤蘭臺: 漢代藏圖書秘籍的宮觀。 此借指秘書省。 時作者任秘書省正字。
上一篇:《無衣·(秦風)》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無題四首(其一)》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