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江上》中外哲理詩賞析
江北秋陰一半開, 晚云含雨卻低回。
青山繚繞疑無路, 忽見千帆隱映來。
這是王安石晚年二次罷相后的一篇佳作。
久居江邊之人都熟知,江面之上常常會因陰云密布而使能見度很低。本詩所寫即是這種情況。江北的天空被秋云遮蔽,只有江南半面尚未遮嚴,傍晚的陰云含著大量的雨水在江面上低低徘徊。四周青山環繞使人擔心是否有路可行,忽然又隱隱約約地看見千帆萬舸迎面而來。原來是低低的陰云阻擋了人們的視線,使人們看不見青山之中的江流。
本詩“青山”二句所寫,與后此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二句,同為古今共認的名句。其實,在王安石之前,唐人王維已寫過“遙愛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轉,忽與前山通”(《藍田山石門精舍》)之句。王安石之后的強彥文也寫過“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宋詩紀事》卷50)之句。可是,他們都沒有王安石與陸游寫得集中精煉,因此也就沒有王、陸之作出名。王、陸之句,借山水之行寫看似無望、忽逢轉機的心理,道出了人生世路的某些事理。遇塞而通雖然還達不到絕處逢生的程度,但它啟示人們,在困境面前要勇于堅持。只要堅持不懈,往往可以“柳暗花明”,度過難關。
上一篇:《邱云霄·殘花》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范仲淹·江上漁者》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