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初·念奴嬌》原文賞析
走馬燈
天工巧絕,慣無端、簸弄古今人物。何處沙場傾刻里, 走遍北轅南轍。有焰銀釭,無聲金鼓, 漏盡難休歇。人生何事,寸腸如許炎熱?
誰夸汗馬江山,徒然逐鹿。麟閣多豪杰,待得弓藏飛鳥盡,同作灰消煙滅。紫燕騰空,桃花拍浪,掩映中庭月。持杯高照,上元人醉佳節。
這首詞是作者因上元節燈月交輝、興致勃勃地玩賞走馬燈引起聯想而作。從詞題看是詠物,但卻借物詠志,慨嘆歷史,慨嘆人生,是一篇具有較深刻歷史寓意的佳作。
走馬燈是一種制作奇巧的傳統彩燈,歷史悠久,傳布極廣。據宋代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映光魚隱見,轉影騎縱橫?!弊宰ⅰ榜R騎燈”。此即為走馬燈。元代郝經、鄧雅等都有描寫走馬燈的詩。
首句“天工巧絕”,是從趙孟頫《贈放煙火者》中“人間巧藝奪天工”一句點化而來,極贊走馬燈制作的精巧絕倫?!皯T無端、簸弄古今人物?!弊唏R燈以彩紙或宮紗制成方形、多邊形或圓形燈殼,再用紙片剪成古今人物之形附于燈殼上方的紙輪,蠟燭火焰加熱,空氣蒸騰上升,人物之形隨輪旋轉,影映燈殼,回環往來,酷似皮影戲。“簸弄”意謂“搬弄”、“調侃”。此句說走馬燈慣于搬演歷史故事,調侃古今人物。言外之意,可以體會出作者對人們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無端被簸弄而又無可奈何的深切感嘆。“何處沙場傾刻里,走遍北轅南轍?!睂懽唏R燈瞬息多變。 “有焰銀釭, 無聲金鼓, 漏盡難休歇”之句, 承上鋪寫。 “銀釭”就是銀燈。“金鼓”借指戰爭。冒著火焰的銀燈,映照著走馬燈上的人物,進行著無聲的“戰爭”,一直到夜闌人靜還不肯停息下來?!叭松问拢缒c如許炎熱?”從正面折到人生,而以發問收結上片,耐人玩味。人生在世,匆匆如白駒過隙,為什么人的欲望之火如此炎熱,對功名世事如此熱衷?
換頭“誰夸”兩句承上啟下?!昂柜R江山”,是用《史記·蕭相國世家》中的故事。漢高祖的開國功臣與蕭何爭功,說自己“被堅執銳,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即所謂“汗馬勞”?!爸鹇埂?,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指爭奪天下。而如今有誰來夸什么汗馬開國,什么逐鹿中原!古今一夢,一切都是徒勞的?!镑腴w多豪杰,待得弓藏飛鳥盡,同作灰消煙滅。”詞人繼續運用歷史典故抒發感慨?!镑腴w”指麒麟閣,漢朝建筑,在未央宮內。漢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畫功臣霍光、張安世等十一人圖像于閣中。此處“麟閣”借指各代封建皇朝紀念開國元勛的“功臣廟”?!镑腴w多豪杰”謂閣內畫有無數的開國元勛?!肮仫w鳥盡”,即鳥盡弓藏的典故。《史記·淮陰侯傳》:“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自古以來,多少開國元勛,等到敵國破亡、新朝定鼎而功臣被害之時,都如同灰燼云煙,飄散無余。“紫燕騰空”以下,詞人從感慨歷史轉向景物描寫?!白涎唷?、“桃花”并非實寫節令物候,因為上元節紫燕未至而桃花未放?!白涎囹v空”以狀焰火之盛;“桃花拍浪”以畫燈海人潮。這里給我們描繪出焰火、燈海、人潮與明月交相輝映的場面?!俺直哒?,上元人醉佳節?!蹦┚潼c題,描寫在上元節燈光明月映照下,舉杯觀賞走馬燈,沉醉于良辰佳節的情態。熱鬧的氛圍反襯出作者百無聊賴的心緒。
這首詞上闋極寫走馬燈的轉動無常,埋下外物與情志相感應的種子。下闋從小小走馬燈的轉動無常引發思緒,著重詠嘆古今興亡、人生榮辱如同過眼云煙,變幻無端,又用如同繁星落天的焰火和桃花春汛般的燈海人潮,把古今之恨隱藏起來,以沉醉排遣開去,使人讀來感慨無窮,從而達到一種以“蟲魚草木之微”悟“天地萬物之理”的境界。
上一篇:《王鳳嫻·念奴嬌》原文賞析
下一篇:《蔡松年·念奴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