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①,尚衣方進翠云裘②。九天閶闔開宮殿③,萬國衣冠拜冕旒④。日色才臨仙掌動⑤,香煙欲傍袞龍浮⑥。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⑦。
【解題】
此詩作于肅宗乾元元年(748)春,時王維任太子中允,與賈至、杜甫、岑參同朝為官。賈至時官中書舍人,寫了一首《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詩,三人都有和詩。大明宮:唐貞觀八年建造,曾名永安宮、蓬萊宮、含元宮。玄宗時為百官朝見的宮殿。前人認為岑、王之作較勝。其實當時安史之亂未平,人民尚在戰亂的苦難之中,而這些詩卻歌頌升平,顯然不值得肯定。王維此詩寫了早朝前、早朝時、早朝后三個階段的景象,富麗堂皇,氣吞環宇,尤其是頷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二句,顯示出唐帝國的巨大聲威。王壽昌《小清華園詩談》卷上以此稱王維“不謂之‘詩中天子’不可也”。
【注釋】
①絳幘(ze):用紅布包頭似雞冠狀。雞人:古代宮中在天將亮時,有紅布包頭的宿衛於朱雀門外傳雞鳴,以警百官,故名。報曉籌:報告天將亮的更籌,更籌是夜間計時報更的竹簽。②尚衣:掌管皇帝衣服的官員。翠云裘:飾有翠綠云紋的皮衣。③此句意謂九重宮門層層打開。九天:此處指皇帝所居,猶九重。閶闔:神話中的天門,此處指宮門。④萬國:指所有附屬國。衣冠:世族士紳,文武百官。冕旒(liu):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的禮冠;旒是冠前后懸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南北朝以后臣下不用冕,故此處冕旒即作皇帝的代稱。⑤仙掌:宮中用以蔽日障風的扇形儀仗。⑥香煙:宮廷中熏香煙霧繚繞。傍:依附。袞龍:皇帝穿的繡有卷龍的袍。浮:指龍袍上錦繡的卷龍光澤在閃動。⑦二句意謂早朝結束,作為中書舍人的賈至又要回到中書省里,裁用五色紙起草詔書了。佩聲:指身上佩帶的飾物發出的聲音,代指賈至。鳳池:即鳳凰池,唐代對中書省的美稱。
上一篇:王維《積雨輞川莊作》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王維《雜詩(其二)》五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