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關山月①》唐詩賞析,《關山月》原文與注釋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②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③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⑤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⑥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⑦
【注釋】 ①關山月:樂府 《橫吹曲》 調名。《樂府解題》:“《關山月》,傷別離也。”②天山:甘肅祁連山。距長安八千余里。因漢時匈奴稱“天” 為“祁連”,所以祁連山也叫做天山。③玉門關:古代通西域要道,故址在敦煌西邊,距長安三千六百里。④下:出兵。白登道:指漢高祖與匈奴交戰,在白登山被困事。《漢書·匈奴傳》: “冒頓圍高帝于白登七日。” 胡:這里指吐蕃。⑤由來:從來。⑥戍客:駐守邊塞的士兵。⑦高樓:指高樓中的思婦。未應閑:該是不會停止的。
【鑒賞】 《關山月》 是漢代樂府歌曲之一,屬于 “鼓角橫吹曲”,是當時守邊將士經常在馬上奏唱的。李白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筆法獨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創新。詩人抒寫了古代邊防戰士的艱難困苦,譴責非正義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統治階級的窮兵黷武,表現了反對侵略戰爭的主題。
詩的開頭四句描寫包括關、山、月三種景色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 皎潔的月亮從祁連山緩緩升起,輕輕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長風掀起塵沙席卷幾萬里,玉門關早已被風沙層層封閉……詩人正是以這樣一幅荒涼蒼茫的萬里邊塞圖來引發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邊塞戰爭的景象和戰場的悲慘殘酷: 白登道那里漢軍旌旗林立,青海灣卻是胡人窺視之地。“漢下”、“胡窺”二語,極具概括力,巧妙地點出了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彼此爭奪的征戰之地,由此引出 “古來征戰幾人回” 的沉痛嘆息。從而自然過渡到后面的描寫: 守衛邊陲的征夫面對血雨腥風的現實,哪個不愁眉苦臉思歸故里呢?進而詩人推想今夜高樓上思夫的妻子們,應該也是正在窗前徹夜難眠,嘆息不已吧。這末四句與詩人 《春思》 中的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用的是同一寫作技法。
這首詩純樸自然,帶有北方民歌的韻味,體現了豪放的氣質和感懷的情調。詩人沒有把征人思婦之情寫得纖弱和過于愁苦,而是一落筆便展現了一個無限廣闊浩茫的境界,俯仰古今,氣勢雄渾豪壯。
上一篇:《李白·關山月》唐詩賞析,《關山月》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荀鶴·再經胡城縣》唐詩賞析,《再經胡城縣》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