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
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紅燭啊!
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
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誤再誤;
矛盾!沖突!
紅燭啊!
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這正是自然底方法。
紅燭啊!
既制了,便燒著!
燒罷!燒罷!
燒破世人的夢,
燒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
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
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
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
培出慰藉的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導讀】
你會為誰燃燒
二〇一七年十月,聞一多的小兒子——八十六歲的畫家聞立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對父親的《紅燭》感嘆良多并高聲朗誦:“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
聞立鵬專門為父親畫過名為《紅燭頌》的油畫:聞一多口含煙斗,置身火紅如血的燭光中,大片的融化的紅蠟象征父親漸逝的生命。
“紅燭”其實就是聞一多自己的寫照。他想以燃燒自己而“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他燃燒得何等急切——“你燒得不穩時/才著急得流淚”,哪怕燃燒之后可能沒有持久的意義——“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
“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這里的“因果”悲壯而沉重。
在這首詩中,聞一多把西方詩學與中國美學成功結合,他抓住蠟燭的“燃燒”“流淚”的特點,將“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式的悲壯反復呈現,于是,他也成了時代的“紅燭”。
上一篇:聞一多《端節的歷史教育》原文賞析
下一篇:聞一多《紅豆(四十二首)》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