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蘭香死玉簪折(比其節),志士吞聲甘徇節。忠藎不為明主知,悲來莫向時人說。滄浪之水見心清(比其心),楚客辭天淚滿纓。百鳥喧喧噪一鶚(比其官),上林高枝亦難托。寧嗟人世棄虞翻,且喜江山得康樂。自憐黃綬老嬰身,妻子朝來勸隱淪。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幾春。
前路層層比入,曲盡謫情,事無可奈何,舉虞翻、康樂,姑慰之也。末幅蕩開自敘,仍關合離情,含咀不盡,音韻彌清。
【箋釋】
[畢侍御] 即畢耀。見本書卷二錢起《再得畢侍御書聞巴中臥病》注。此詩當作于上元寶應年間。
[崇蘭] 叢蘭,叢生的蘭草。《楚辭·招魂》:“光風轉蕙,泛崇蘭些。”王念孫《讀書雜志馀編·楚辭》:“崇蘭,猶叢蘭耳。《文子·上德》:‘叢蘭欲茂,秋風敗之。’《說文》:‘叢,聚也。’《廣雅》:‘崇,聚也。’是崇與叢同義。”唐劉禹錫《省試風光草際浮》:“影碎翻崇蘭,浮香轉叢蕙。”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后以蘭摧玉折,比喻賢者喪亡。此處謂畢耀貶謫。
[忠藎] 猶忠誠。《三國志·蜀志·董和傳》“后從事于偉度”裴松之注:“(偉度)為亮主簿,有忠藎之效,故見褒述。”
[滄浪之水] 《尚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楚客] 遷客,逐臣。錢起《省試湘靈鼓瑟》:“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百鳥] 孔融《薦禰衡表》:“鷙鳥累百,不如一鶚。”此處謂畢耀卓爾不群。
[上林] 即上林苑。李義府《詠烏》:“上林如許樹,不惜一枝棲。”
[虞翻]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孫權以為騎都尉,屢次犯顏諫爭,多見毀謗。“(孫)權積怒非一,遂徙翻交州。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數百人。”
[康樂] 《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謝靈運,陳郡陽夏人也。祖玄,晉車騎將軍,父
[黃綬] 古代官員系官印的黃色絲帶。《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借指官吏或官位。唐陳子昂《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奈何蒼生望,卒為黃綬欺。”嬰身,即纓身,緾身。
[隱淪] 隱居。謝靈運《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既枉隱淪客,亦棲肥遯賢。”酈道元《水經注·谷水》:“(孫登)思欲遁跡林鄉,隱淪忘死。”
上一篇:《尋華山云臺觀道士》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寄郢州郎士元使君》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