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是·二郎神》原文賞析
登燕子磯秋眺
岷峨萬里,見渺渺、水流東去。指遠近關山,參差宮闕,起滅長空煙霧。南望滄溟天邊影,辨不出、微茫盡處。嘆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無數。
從古長江天塹,飛艎難渡。自《玉樹》歌殘,金蓮舞罷,倏忽飛烏走兔。燕子堂前,鳳凰臺畔,冷落丹楓白露。但坐看、狎鷗隨浪,漁父扁舟朝暮。
燕子磯在今南京市北觀音山上,丹崖翠壁,有磴道盤曲而上,俯瞰長江,因形如飛燕,故名。作者登燕子磯觀賞長江秋色,聯想起六朝興亡事跡,深有感觸,寫下了這首懷古詞。
上片以描繪燕子磯頭所見長江景色為主?!搬憾肴f里,見渺渺、水流東去?!遍_篇總寫長江氣勢?!搬憾搿保拇ǖ尼荷?、峨眉山。這里泛指長江上游。作者先遠眺長江上游,然后目送它渺渺人海,視野遼闊,氣勢雄偉?!爸高h近關山,參差宮闕,起滅長空煙霧?!边@一韻由江水寫到陸地。“遠近關山,參差宮闕”,伏下片由此而產生的懷古聯想?!捌饻玳L空煙霧”,謂長空煙霧時生時滅,遠近景物變幻無常。把“關山”“宮闕”擺在變化無常的背景中來描寫,便使人聯想到歷史上的盛衰興亡亦復如此。下面把目光移向南方天際:“南望滄溟天邊影,辨不出、微茫盡處”?!皽驿椤?,大海。天邊大海,影影綽綽,已與長空混為一體,際涯莫辨。此時由空間延伸之遼遠,連類而及時間流駛之悠長。南京為六代帝王之都,于是引出思古之情。“嘆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無數?!比?,泛指長江流域廣大地區?!傲?,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皆以南京為都城。三楚地區的英雄事跡,六朝時代的帝王霸業,隨著時間的流駛,不知消沉了多少!這一韻總寫懷古,由“秋眺”引申而出,開啟下片懷古的具體內容。
“從古長江天塹,飛艎難渡?!睋Q頭從長江天險說起,把自然景物與歷史事件聯系起來,既遙應開頭,又為下文作鋪墊?!帮w艎”,行進迅疾的戰艦。六朝王霸都曾憑借長江天險,偏安東南,但未有因天塹可恃而不敗亡的。這里先揚一筆,接下去跌出六朝亡國史實。“自《玉樹》歌殘,金蓮舞罷,倏忽飛烏走兔?!薄啊队駱洹贰?,即《玉樹后庭花》,陳后主時的艷曲。后主日與嬪妃佞臣賦詩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卒為隋所滅。“金蓮”,《南齊書》:東昏侯鑿金為蓮花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蓮花”。東昏侯與潘妃淫樂無度,終遭廢黜?!案铓垺薄ⅰ拔枇T”,形象地寫他們的敗亡?!帮w烏走兔”,語本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毖匀赵氯缢蟆_@一韻以陳后主、齊東昏侯為代表,指出六朝帝王多因荒淫而致亡國,當年的霸業倏忽之間便成了歷史陳跡。“燕子堂前,鳳凰臺畔,冷落丹楓白露。”寫六朝昔日繁華而其故都今已冷落荒涼?!把嘧犹谩?,指東晉時王謝等貴族所居的烏衣巷。唐劉禹錫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為此所本。“鳳凰臺”,相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有鳳凰來集,乃筑此臺。李白詩:“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登金陵鳳凰臺》)詞意蓋從李詩得到啟發。“冷落丹楓白露”切秋景,以見衰颯凄清。以上兩韻,從人、地兩個方面形象地概括了建都南京之封建王朝的一部興亡史,是上片末“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無數”的具象化。這里吊古,聯系當時政治現實,實含有傷今的意思。煞拍仍回到所見長江景物上來:“但坐看、狎鷗隨浪,漁父扁舟朝暮?!遍_篇寫長江,從大處落墨,這里則自細處著筆?!读凶印吩坪I嫌腥撕铭t鳥者,旦而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至者百數。其父曰:“吾聞鷗從汝游,試取來,吾從玩之。”曰:“諾?!泵鞯┲I希t鳥舞而不下。這個故事說明人無機心,鷗鳥也可相處。作者在憑吊歷史興亡之后,不禁羨慕起江上那朝朝暮暮隨波逐流、與鷗鳥相游的漁父來。他們沒有機心,逍遙世外,何等超逸!這里表現出作者企求自我解脫、忘情人世煩惱的心態。
朱一是擅畫山水,其山水畫有“淡遠空闊”的特點,本詞亦有此藝術特色。詞中由眼前景物追溯歷史興亡,把遼闊的空間與悠久的時間結合起來。寫景處大筆揮灑,不加藻飾,氣勢開闊,反映了作者開放的胸襟。懷古時則選取與南京有關的代表事例,高度概括。懷古與寫景,時空交織,今古縱橫,氣氛情調和諧一致。這種詞風略近于北宋蘇軾。
上一篇:《朱彝尊·臨江仙》原文賞析
下一篇:《又廷式·八聲甘州》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