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審言·贈蘇綰書記》原文與賞析
杜審言
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戎赴朔邊?
紅粉樓中應計日,燕支山下莫經年
。陳子昂曾說杜審言“載筆下寮,三十余載” (《送吉州杜司戶審言序》)??磥硪菜闶且晃皇送静粫车娜宋?,然而卻頗有才名于世,早在青年時代,他就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人稱為“文章四友”。他是唐詩由初唐向盛唐過渡時有過貢獻和影響的一位詩人。
蘇綰,是杜審言的朋友;書記,即蘇綰的官職,唐代節度使置掌書記,簡稱書記,管文牘工作。曹丕《與吳質書》說: “元瑜(阮瑀,字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又,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也有:“書記既翩翩,賦歌能妙絕”。這首詩的第一句,即化用了這些意思來形容蘇綰其人——瀟灑自得,文采出眾。唐代節度使負責所轄地區的軍、政事務,所以文人到節度使幕府供職,也可以說是“從戎”。朔邊,泛指西北邊境,此處借指蘇綰將要從戎之地。這句詩是以提問的方式敘其事。一句寫人,二句寫事,其間用“本”和“為許” (意即為何)巧加呼應,造成一氣貫注之勢。我知道您本是一位風流儒雅,才思橫溢的人物,而今為何要從戎邊塞呢?這樣說,不僅扣緊了題意,也點出了作詩的背景,還應該注意到,這里故作一問,非求其答,實是強調其事,以抒發難分之情,從而為下文的轉折作準備。既然朋友已經決定去了,而且就要動身了,自己對此雖不甚理解,不忍分離,然亦無可奈何,怎么辦呢?只有希望朋友早日歸來。這就是下兩句要說的,不過,動人以情的詩是不會說得這么平直乏味的。“紅粉樓中應計日,燕支山下莫經年”。這是多么形象、風趣,而又富有生活情味!紅粉,形容妝飾美貌的女子,這里指蘇綰的妻子;燕支山,即焉支山,在今甘肅省山丹縣東,據說山產紅藍,可為燕脂。漢時匈奴歌有: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燕支”在這里既回應了“朔邊”,又與上句的“紅粉”一詞“巧有映帶”。詩的三四兩句用流水對的句式,寫得回合婉摯,反復致意,意思總落在一個“歸”字上,那便是“紅粉”計日盼君歸,君在“燕支”莫忘歸!本是己盼友歸,忽而別出蹊徑,傳情語外,借閨人生發以寄已意。詩中雖有惜別望歸之意,卻無低沉惆悵之情,雖有調侃言笑之趣,卻無輕佻浮浪之病;而朋友之間親密無間的情誼,愉悅無拘的氣氛則躍然紙上,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贈別詩。它那新穎自然,情韻濃郁,爽朗活潑的藝術風調,正使我們看到了七絕向盛唐過渡的端倪。
上一篇:《錢起·藍田溪與漁者宿》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