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垓
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離別如今真個是。欲住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馬上離魂衣上淚。各自個、供憔悴。問江路梅花開也未?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寄。
楊慎《詞品》云:程垓“與錦江某妓眷戀甚篤,別時作《酷相思》”。
此詞展現一幅依依分袂的凄切場景,具體而微地顯示了主人公“別時容易見時難”的矛盾復雜心理。
濃霜滿樹,斜月西沉,寒氣砭骨,周圍一片寂靜。起句渲染了一派凄清氛圍。這霜晨與曉月,增添了離人的無限惆悵。正在難舍難分之際,門外已催促啟程,不由令人想起柳屯田的“留戀處,蘭舟催發”的境況。以下著重以內心獨白方式寫行人心理。離別苦,別后的相思更苦。留著不走,不行;去了何時再得重逢?此際主人公的心情是何等的慘怛矛盾,可又無可奈何!
下片轉寫室外送別上馬場景。行人跨上了馬鞍,濃重的悵惘噬嚙著他的心,面對送別之人踟躕而不忍揚鞭,潸然淚下。這依依“離情”,使離人的音容“憔悴”,更顯示著兩顆心靈的“憔悴”。“問江路梅花開也未?”行人這一問話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時值冬令,已屆梅花開放季節,行人自然想到《西洲曲》“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的故事,因此也就提出以上問話,然后引出“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寄”的臨別叮嚀。前面著一“須”字,加重了這一叮嚀的分量!
全詞通過這動人的離別場面,造語明白自然,不事雕琢。“掛霜林”,顯月已斜,再著一“墜”字,示月之將落,“無計”不是無可設法,而是無可奈何,真率曉暢地表現了一對離人分別時的心理與深摯的感情。題曰“惜別”,而通篇卻無一“惜”字,然惜別離之情卻在在可感。
其《酷相思》、《四代好》、《折紅英》諸闋,詞家皆極欣賞,謂秦七、黃九莫及也。(〔明〕毛晉《書舟集跋》)
眉山程正伯,號書舟,與錦江某妓眷戀正篤,別時作《酷相思》詞。(徐釚《詞苑》引自《詞品》卷三)
程正伯垓,為子瞻中表弟兄,工于詞,如《酷相思》以白描擅長者。(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三)
不能言,此之謂本色。無筆力者,未許妄作邯鄲。(許昂霄《詞綜偶評》)
上一篇:《酒泉子三首·潘閬》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酹江月 和·文天祥》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