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jīng)典·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有贈X》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①。懷舊空吟聞笛賦②,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③。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④。今日聽君歌—曲⑤,暫憑杯酒長精神⑥。
【解題】
此詩作于敬宗寶歷二年(826),時劉禹錫離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任返洛陽,途中在揚州與由蘇州回洛陽的白居易初遇。白居易在酒席上贈詩,禹錫即作此詩酬答。酬:答。樂天:白居易字。詩中前半抒寫長期貶官在外的抑郁心情,后半則精神振奮。尤其是頸聯(lián)二句,意境沉郁豪邁,蘊含新陳代謝之哲理,意義深遠,歷來為人們所激賞。
【注釋】
①二句意謂二十三年來被貶官棄置在巴山楚水的凄涼地方。永貞元年(805),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轉(zhuǎn)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朗州、連州戰(zhàn)國時屬楚地;后又為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刺史,夔州秦漢時屬巴郡;又轉(zhuǎn)和州刺史,和州又屬楚地;至寫此詩時已有二十二年,預計到長安時進入二十三個年頭。②此句用晉向秀典故。向秀與嵇康、呂安為好友。嵇、呂被司馬師殺害后,向秀經(jīng)過山陽(今河南修武縣西北)兩人舊居,聽見鄰人吹笛,感音悲嘆而寫了《思舊賦》(見《思舊賦序》)。此處用典可能是懷念永貞革新失敗后被貶死的王叔文、王伾等人。③此句用晉人王質(zhì)典故。《述異記》載,晉人王質(zhì)上山打柴,見兩童子下棋,他看棋到終局,而手中的斧柄已朽爛。下山回村,才知已過了一百年,同時代人都已死盡。柯:斧柄。爛柯人:爛掉斧柄的人,指王質(zhì)。此處以王質(zhì)自比,極言離京之久,到鄉(xiāng)似有隔世之感。④二句是回答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的。沉舟、病樹:比喻久貶的自己,意謂個人沉淪沒有關(guān)系,沉舟近旁,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萬木爭春;新陳代謝總要繼續(xù)向前發(fā)展。⑤君:指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贈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⑥暫:且。長(zhang)精神:增長精神,精神振作。
上一篇: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劉禹錫《石頭城》七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