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是·二郎神》原文賞析
燕子磯秋眺
岷峨萬里,見渺渺、水流東去。指遠近關山,參差宮闕,起滅長空煙霧。南望滄溟天邊影,辨不出微茫盡處。嘆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無數。
從古長江天塹,飛艎難渡。自玉樹歌殘,金蓮舞罷,倏忽飛烏走兔。燕子堂前,鳳凰臺畔,冷落丹楓白露。但坐看、狎鷗隨浪,漁父扁舟朝暮。
在今天南京市東北郊的觀音山上,有石巖屹立于長江邊,三面懸絕,形如飛燕,這就是燕子磯,是個觀覽江山的勝地。這首詞即作者秋日登上燕子磯眺望有感而作。秋日天高氣清,故可以縱目遠望。詞的上闋,即寫遠望。遠望無際,于視線之外出以想象,實中有虛,遠望的范圍就擴大了,既表現了山川的宏偉氣勢,又表現了作者的開闊胸襟。作者從長江落筆:“岷峨萬里,見渺渺、水流東去?!薄搬骸?,岷江,在今四川省中部,古人認為長江之源?!岸搿保朊忌??!搬憾搿?,泛指岷江流域。作者登上燕子磯,面對長江,西望則“岷峨萬里”,仿佛長江自發源處滾滾而來; 東望則“見渺渺、水流東去”,仿佛滔滔長江已然奔流入海。此詞一開始即溯江之源,又順江入海,均系想象,視力實際上是達不到的。但作者放目則騁懷,儼然萬里長江盡收眼底。未寫燕子磯,先寫長江,長江氣象如此恢宏,屹立江邊的燕子磯不消說自是一方勝境。所以開頭三句寫長江,也就是寫燕子磯,點明燕子磯的地理形勢,而秋日眺望的題意也一并拈出。詞人入手先用虛筆,接著“指遠近關山,參差宮闕,起滅長空煙霧”,則是落筆在實處。三句以 “指”字領起,“指”的范圍包括“遠近關山”、“參差宮闕”和“起滅長空煙霧”?!爸浮?,又是“秋眺”的具體化,手中所“指”,即“眺目”所見。詞人目 “眺” 手“指”,從“岷峨萬里”不盡長江這個大處、遠處,轉到燕子磯所在的南京古城這個小處、近處?!斑h近關山”,說的是南京的地理環境,所謂“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參差宮闕”,說的是南京的歷史變遷。就是這個以 “六朝金粉”著稱的南京,從長江邊的燕子磯望去,在“起滅長空煙霧”的廣闊背景下,顯得極為雄偉壯麗?!斑h近關山,參差宮闕” 二句,已隱然寓含興亡之感,而 “起滅長空煙霧”一句,則在描繪四周忽明忽暗的霧氣煙光的同時,透露出詞人登臨眺望的萬千思緒?!靶氖潞泼_B廣宇”,詞人再把筆端推向虛境,“南望滄溟天邊影,辨不出微茫盡處?!毖嘧哟壴谀暇〇|北郊,縱覽南京的“遠近關山,參差宮闕”,自然是“南望”,隨著“起滅長空煙霧”,更向南放目,只見空曠杳茫,直到天的盡頭。“滄溟”,指幽遠的高空。在極高極遠的“微茫盡處”,已是迷蒙一片,看不清晰了?!巴敝畼O遠,思之極深,“微?!敝坝啊泵戾隳氨妗保瑑刃闹逼鸱鼰o已。是何等的思緒,何等的心潮呢?“嘆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無數”三句,將“遠近關山,參差宮闕”所寓含的興亡之感和盤托出?!叭?,本指戰國時楚地,相當于今天黃淮至湖南一帶?!稘h書·高帝紀》顏師古注引孟康語:“舊名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三楚英雄”,就是指秦漢之際以劉邦、項羽為代表的豪杰之士,他們都想爭奪秦朝天下,所謂“群雄逐鹿”。南京屬南楚,又近彭城、沛縣,所以聯想到劉、項等“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建都于南京的各代君主。詞人由南京這個特定地區,聯想到從秦漢之際至三國、南北朝的許多爭王圖霸的歷史人物。盡管他們有的曾叱咤風云烜赫一時,有的曾坐斷江南,竊位自尊,但都隨著長江流水逝去而“消沉無數”,仿佛 “長空煙霧”的自“起”自“滅”。眼前的 “遠近關山,參差宮闕”,不過留下他們的一些陳跡,提供給后人憑吊罷了。“消沉無數”,與開頭寫長江的 “見渺渺、水流東去”遙相呼應,就是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所說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里,“三楚英雄”是賓,“六朝王霸”是主。詞人從“消沉無數”的歷史人物中,著重就南京建都的“六朝王霸”興亡抒寫感慨。詞的上闋主要寫由燕子磯“秋眺”所見南京景物,虛景實景相兼,遠景近景交錯,而于歇拍處略示觀感,帶出懷古之意。詞的下闋就圍繞南京古城的往昔,主要寫 “秋眺”所引發的歷史情思。照應起句“岷峨萬里,見渺渺、水流東去”,換頭仍扣著長江來寫:“從古長江天塹,飛艎(船只)難渡?!薄赌鲜贰た追秱鳌罚骸伴L江天塹,古來限隔,虜軍豈能飛度。”自古以來就有這一類說法。按說南京有天險可憑,在此建立的政權理應國祚長久。然而六朝頻繁易代,“悲恨相續”; 由此看來,“飛艎難渡”實是飛艎“易”渡。關鍵在于“六朝王霸”大多暴虐無道,或驕奢淫佚,人事不修,即有優勝的地理條件,也會享國不永,轉眼之間如“起滅長空煙霧”?!白杂駱涓铓?,金蓮舞罷,倏忽飛烏走兔”三句,說的就是南朝統治者的荒淫無度,自取滅亡?!坝駱洹敝父枨队駱浜笸セā罚惡笾魉谱?。《舊唐書·音樂志》記載杜淹對唐太宗說: “陳將亡也,為《玉樹后庭花》,……所謂亡國之音也?!崩畎住督鹆旮杷蛣e范宣》詩說:“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痹S渾《金陵懷古》詩也說: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金蓮”,據《南史·廢帝東昏侯紀》,齊東昏侯(蕭寶卷)“鑿金為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 ‘此步步生蓮花也?!焙笕怂旆Q女子的雙腳為“金蓮”。這里作者用 “金蓮”來代指宮娥的舞步。相傳日中有金烏,月中有玉兔,“飛烏走兔”,意思是日月遷移,時光流逝?!帮w烏走兔”已經相當的快了,加上“倏忽”二字,那就快得無以復加。它既指六朝亡國之昏君在當時如曇花一現,轉眼即逝,又指這些昏君之亡國到現在經歷瞬息萬變的世代滄桑,不覺已越千年。如今還留下“六朝王霸”的什么呢?你看,“燕子堂前,鳳凰臺畔,冷落丹楓白露。”燕子堂,用劉禹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意,代指貴族府第。鳳凰臺在南京鳳凰山上,相傳劉宋元嘉年間,有鳥若鳳,翔集山頭,乃建此臺。詞人即以“鳳凰臺”代指帝王宮苑。昔日的貴族府第、帝王宮苑頹敗零落,今天只在氣象蕭森的“丹楓白露”中,顯得十分的凄寂荒涼。詞人仍就眼前景回顧往日事,扣著題目的“秋”字。而且,詞人并以眼前景收結全篇,即景抒情,以景寓意?!暗础⑨蝥t隨浪,漁父扁舟朝暮?!笔孜埠魬?,還是回到長江的描寫上來,只見江面上依然水鷗逐浪而飛,依然漁父駕舟而漁?!搬颉笔怯H近的意思。人無機心,則水鷗與之相親,故稱“狎鷗”。駕舟之漁父與逐浪之水鷗親近相處,互不干擾,足見漁父之襟懷蕭散,不以世事為懷。漁父 “朝暮”逍遙自樂,仿佛 “隨浪”的 “狎鷗”無拘無束。詞人不完全是宣揚隱居遁世,其用意還在指明封建統治者腐化享樂,必然招致敗國亡身,在歷史上演出一幕幕短暫的悲劇,到頭來都付與漁樵閑話。這些興亡的感慨,這些歷史的反思,并不直接說出,只描繪“秋眺”的眼前景,讓讀者自己從中去領略、體會,越顯得興味深長,含意不盡。難道作者僅僅是為了發思古之幽情么?不。作者《淮望》詩說:“澤國關山連二楚,英雄遺略感群才?!?《登宣武門雜興》詩又說:“中原事業需匡濟,誰許莼鱸慕季鷹?!弊髡呤菓延姓伪ж摰?。他的吊古,實是傷今。這首詞可能作于南明弘光政權覆滅之后。弘光政權建立于南京,當時本來具備足以抗擊清兵的各種有利條件,但清兵卻輕易渡江,攻入南京,弘光帝成了階下囚。弘光政權存在一年光景,便土崩瓦解。所以如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統治集團享樂腐敗。計六奇《明季南略》卷二記載,“時上(弘光帝)深居禁中,惟漁幼女,飲大酒,雜伶官演戲為樂?!边@與六朝亡國之君,何其相似乃爾。顯然,詞人在作品中借六朝影射南明弘光朝,意欲總結歷史教訓。讀者讀到詞中“燕子堂前,鳳凰臺畔,冷落丹楓白露”,不是很自然地聯想到后來“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桃花扇》在《余韻》中哀悼弘光朝的“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么?
上一篇:《吳敬梓·買陂塘》原文賞析
下一篇:《盧摯·六州歌頭》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