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周實·擬決絕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卷施拔心鵑叫血,聽我當筵歌決絕:②
信有人間決絕難,一曲歌成鬢飛雪。③
鬢飛雪,拚決絕,
我不怨爾顏色劣,爾無怨我腸如鐵。④
請決絕,如雷之奮如電掣,
如機之斷如帛裂,千古萬古懲此覆轍!
征覆轍,長決絕,
海枯石爛乾坤滅,無為瓦全寧玉折。
【注釋】 ①擬決絕詞:決絕詞,與人世決絕之詞,即絕命詞。這是詩人預擬的絕命詞,表現了他為革命獻身的決心。擬,是起草、預寫的意思。②卷施: 古書上說的一種草。《爾雅·釋草》: “卷施草,拔心不死。” 鵑叫血: 即杜鵑啼血。相傳古代蜀國君主望帝名叫杜宇,讓位后歸隱,時當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懷念他,故呼鵑鳥為杜鵑。一說,望帝私通其相之妻,后慚而亡去,其魂化為杜鵑。杜鵑產于南方,暮春悲鳴,至夏尤甚,其聲凄愴,晝夜不止,傳說一直要啼到口目出血才停。③信: 真,確實。④爾: 你,詩中是鬢發的第二人稱。
【鑒賞】 《擬決絕詞》寫于1910年,時值辛亥革命前一年,清廷反動統治最為黑暗的年代。詩人清醒地認識到斗爭的艱苦、殘酷,他在與戰友相聚的宴會上預先擬定了自己與人世訣別的絕命詞,以示自己為革命獻出年輕生命的決心。這首詩的體裁是歌行體,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周實一貫主張詩歌反映現實,為政治斗爭服務,他認為寫詩最重要的是 “有氣骨,有識見”,“下筆之時,雖不事修飾,而一切詞自能奔赴腕下”。這首最強烈最直接地表達作者心聲的作品之所以采用歌行體,固然與他一貫的藝術主張有關,但聯系全詩慷慨激昂的內容來看,更多的是因為作者心潮澎湃,不沖破音節、格律與篇幅的束縛,實在不足以表達他萬死不辭的獻身決心。詩的第一句以拔心而不死的卷施和啼血的杜鵑這兩個悲壯的形象起興而慷慨悲歌。當時詩人正年輕,深知告別人間決非易事,一個人下定赴死決心寫出絕命詞之后,該是兩鬢白如飛雪。但既然下定赴死的決心,就決不會抱怨鬢發變白,愿那滿頭白發也不要怨我心硬如鐵。這里,作者說自己心硬如鐵,讀者感到的卻是詩人對國家人民的九曲柔腸,一往情深。接下來,詩人面對友人大聲呼喊,請讓我與人世訣別。接著以雷聲、電掣、機斷、帛裂來比喻自己與人世訣別之決心,作者如此毅然決然地告別年僅二十五歲的生命是為了什么?詩人直接道出自己崇高的目的,是為了讓千秋萬代永遠記取前驅者的教訓,不再重蹈這血染的覆轍。為此,哪怕是海枯石爛天地毀滅,也決不茍活而瓦全,寧可光榮地死去,定要保持美玉的圣潔。這首詩是一位革命詩人靈魂的真誠袒露。詩人感情之熾烈、襟懷之坦蕩決定了詩作風格之奔放雄勁,語言之激昂明快。
文章作者:艾虹
上一篇:愛國詩詞《李叔同·金縷曲·披發佯狂走》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夏完淳·卜算子·斷腸》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