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旬
南風吹斷《采菱歌》,夜雨新添太液波。
水殿云房三十六, 不知何處月明多。
《宮詞》專寫宮女生活,例用七絕,前代名作甚多,后人不易措筆。此詩作者王旬,在明代默默無聞,這一首《宮詞》,卻是不減唐人的出色之作。
起筆便不同凡響。“南風吹斷《采菱歌》”,寫一個宮中女子,傾耳細聽從宮外傳來的《采菱歌》聲,直至南風愈吹愈急,歌聲不再傳入。《采菱歌》是詠唱江南采菱少女的美麗和她們的愛情的歌曲。這位宮女的舉止,透露了她對人間愛情生活的向往。一般的《宮詞》,都只限于表現宮女對得不到君王恩寵的怨恨,而本篇中宮女的怨恨,首先是被幽閉深宮,得不到人間的愛情,立意不能不說高出一籌。“吹斷”,實際也是宮女“聽斷”,從側面寫出宮女的神態,似乎可以看到她深深的憂傷。
二句承“南風”寫“夜雨”,銜接自然。一場夜雨,宮中太液池又添波瀾。“聽斷《采菱歌》”的宮女,長夜無眠,只聽得淅淅瀝瀝雨點入池的聲音,響個不停。不只是夜雨給太液池增添了波瀾,《采菱歌》也在宮女的心中增添了波瀾吧?一、二句的綰連,何其巧妙!
寫了池,寫了雨,再寫官殿時,便用“水殿”(水邊宮殿)、“云房”(云霧繚繞的房室)為稱呼。不但字面與前二句扣得緊,感覺也漂亮。“三十六”是說殿房眾多,遍布宮內。而每一殿每一房,都有她這樣的女子!
雨止了,月亮在云層中出沒穿行,宮內各處,或明或暗。在這個晚上,哪一座殿房承受了最明亮的月光照耀?換句話說,是哪一個女子,承受了皇帝的寵愛?但總是與她無緣了。
這詩筆法很婉轉。四句中,根本沒有出現那位宮女的身影,但每一筆,都是從她的聽覺、視線、感受出發,描繪外在的事物,反過來,讓讀者從這些描繪中,體會到宮女的形象和心理。她的怨恨,又埋藏在她的舉止之中,隱而不露。再加語言清麗,寫景幽美,連接巧妙,讀來余味無窮。
上一篇:迺賢《塞上曲五首(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顧炎武《塞下曲(二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