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雙卿·雙調望江南》原文賞析
春不見,尋過野橋西。染夢淡紅欺粉蝶,鎖愁濃綠騙黃鸝。幽恨莫重提。
人不見,相見是還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無淚可沾衣。山遠夕陽低。
這首雙調《望江南》,是女詞人傷春懷舊之作。詞的上片重在寫景。寫暮春時節,詞人為尋春而西過野橋; 只見橋西的原野上花淡葉綠,蝶舞鸝囀。“染夢淡紅欺粉蝶,鎖愁濃綠騙黃鸝”。這兩句語極工,韻致極佳。淡紅,指百花盛開過后那零星而淡麗的春花,對對粉蝶飛舞其間;濃密的綠葉中藏著婉囀啼叫的黃鸝。這景致本來很美,但冠之以“染夢”、“鎖愁”,淡紅染夢,濃綠鎖愁,這句暗用了莊子夢蝶之典,立即使得美好的景致成了凄涼心境的反襯。結句“幽恨莫重提。”尋春不見,頓生暗恨;說是“莫重提”,正是因為觸景生情而在內心深處又“重提起”那往事幽恨。往事已不堪回首,幽恨也不要再去重提它吧。這句既綰結了上片,又自然地引發了下片。
下片重在抒懷。那幽恨又實在無法不重提。“人不見,相見是還非。”即使此時再見到那人,恐怕也因時過境遷而今非昔比了。大有“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江城子》)之意。“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無淚可沾衣”兩句,情極凄惋,調極悲涼! 焚香拜月的縷縷暗香空惹袖袂,那美好的祝愿早成泡影;有心惜花,而無淚沾衣; 淚流盡了,心也碎了。末句以景結情,“山遠夕陽低。”在綿綿遠山的盡頭,夕陽低映,漸漸淪沒。余韻裊裊,不絕如縷。
細細玩味這首詞,從幽冷欲絕的情調和含蓄婉約的文詞中,我們感受到詞人內心深藏著一股難以言傳的悲往傷逝的情。似乎詞人曾有過甜蜜的愛情,有過自己的心上人;當初曾對月發愿,捧出誠摯的心香一瓣;而萬惡的封建婚姻制度,無情地拆散了這有情的一對。上片所寫尋春不見,這春,既指自然界中的春光春色,也暗指詞人美好的韶華青春,一去不返,再難尋覓。鐘情的人兒,再難相見;縱使相見,也面目全非了,不幸的命運,正像眼前遠山殘照一樣,令人黯然神傷。
這首詞的語言自然流暢,而又平中見奇。如“染夢淡紅欺粉蝶,鎖愁濃綠騙黃鸝。”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染夢”比“暖香惹夢鴛鴦錦” (溫庭筠《菩薩蠻》)中的“惹夢”,別具一層意趣。“欺”、“騙” 兩個動詞,將紅花與綠葉擬人化;尤其是“騙”字比較冷僻,人所罕用,這里用得不同凡響。而且這兩句的意蘊深處,似乎也含有詞人自身的身世之感。全詞表情細膩宛轉,悱切動人,極真率,極悲哀。詞人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子,寫詩填詞,既不是為了揚名于當時,傳名于后世,也不是為了仕進、干謁。據《西青散記》載,她常“以才情自晦”,不愿留墨跡于人間,故所寫詩詞每以粉筆書蘆葉上,以粉易脫,葉易敗也。“雙卿的詞,全是她自個兒深蘊的濃摯的實感,從心底流出的聲音;……她只知道寫她自個兒內心所不得不寫的情緒,所以她不知道去模仿,更不知道去雕飾,但這樣反使她的詩詞成功而且不朽了。” (張燾林《賀雙卿及其詞》)上面所析《望江南》,正是這樣一首好詞。
上一篇:《萬壽祺·雙調望江南》原文賞析
下一篇:《陳維崧·夜游宮》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