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念奴嬌》原文賞析
人生能幾? 總不如休惹、情條恨葉。剛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別離時節。 燈炧挑殘,爐煙爇盡, 無語空凝咽。一天涼露,芳魂此夜偷接。
怕見人去樓空,柳枝無恙,猶掃窗間月。無分暗香深處住,悔把蘭襟親結。尚暖檀痕,猶寒翠影,觸緒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誰說。
詞人納蘭性德的一生十分短暫、但他卻屢嘗人間的生離死別之苦。因此表達離恨別愁的作品,在他的詞中占有極大的比重。這首《念奴嬌》即是詞人傾訴與所愛的人別后相思之作。詞人的藝術構思突出了 “悔”和“愁”兩種感情狀態,詞人說因為難以承受一腔離愁,所以后悔當初不該種下帶來愁思的因由,這種構思恰到好處地揭示了詞人難以言傳而又無法拋開的一片深情。
詞的上片從“悔”開始。人生苦短,為什么要給自己招來許多感情糾纏,讓自己痛苦呢?剛剛還在杯酒言歡,轉眼就到分手的時節。歡樂永遠是短暫的,而別離的愁苦是漫長的。在香殘燈盡的深夜,不眠的詞人一懷離愁別緒卻又無處傾訴,只能暗泣。他遙望夜色中的一天寒露,希冀離人的魂魄能悄悄的歸來。在上片詞中,離情的傷痛正是詞人后悔的根由,“悔”似乎表明了詞人感情的不堅實,但從詞意看卻正相反,詞中表現的悔之深切襯托出了詞人的情之深切。
詞的下片歸之于“愁”。人去樓空,而柳枝依然拂掃窗間明月,離別后的景象時時觸動詞人的情腸,使他遙想遠方的離人。“無分暗香深處住”,“分”讀作去聲,即“份”,“暗香”出自林逋“暗香浮動月黃昏”句,指梅花。這一句暗示了詞人所思念的人身在江南,透露了這首詞的寫作時間是在冬令。詞人自嘆無份隨戀人隱居在江南梅花叢中,此時此地的凄涼況味更使詞人后悔。悔往日結下的情誼是如此的深切,竟使詞人陷入不能自拔的悲愁中。那還在升著暖意的沈檀煙痕,那仍在閃著寒輝的翠柳身影,觸處皆是離人的遺跡,這不能不給詞人的心頭增添更深的悲切,情切愁深伴隨著悔恨積壓在詞人的內心,他無法排遣,更無人可以傾吐,詞人只能自己吞咽著離恨相思的苦果。
有記載說納蘭性德曾娶浙江吳興女詞人沈宛為側室,后又遣歸,具體情況不為人知、但必有其無法逾越的障礙存在。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很像是表達對遠歸江南的沈宛的思念,這段情由或許就是這首《念奴嬌》的“本事”。詞人在詞中運用一種反襯的方式把深切的感情、無盡的離愁和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詞雖在詞人的作品中不算是最出色的,卻是很具有詞人性格特點的作品,從中不難窺見納蘭詞的基本風格。
上一篇:《余懷·念奴嬌》原文賞析
下一篇:《鄧廷楨·換巢鸞鳳》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