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齊賢·巫山一段云》原文賞析
瀟 湘 夜 雨
潮落蒹葭浦,煙沉桔柚洲。黃陵祠下雨聲秋。無限古今愁。
漠漠迷漁火,蕭蕭滯客舟。個中誰與共清幽?唯有一沙鷗。
此題為李齊賢詠“瀟湘八景”第一組中的第三首,寫夜雨中的瀟湘景象。瀟、湘二水合流于今湖南零陵縣北,其地有瀟湘鎮(zhèn)。詞的起首兩句中“蒹葭浦”、“桔柚洲”,旨在點明瀟湘地望,蒹葭、桔柚均為瀟湘所特有的風物;“潮落”是汐退以后的入夜時分,“煙沉”是瀟湘江面上雨意正濃。開門見山,一下子將“瀟湘夜雨”和盤托出。“黃陵祠下雨聲秋”是前兩句時間、地點的總攝,又具體道出二妃廟前的夜雨秋聲。《水經(jīng)注》:“湘水又北經(jīng)黃陵亭西,又合黃陵水口,其水上承太湖,湖水西流。經(jīng)二妃廟南,世謂之黃陵廟也。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故民為立祠。” “無限古今愁”是作者觸景而生情,從舜之二妃娥皇、女英沉溺于秋風夜雨的湘水之中,勾起無限吊古傷今的愁思。
過片二句,進一步摹寫夜雨清幽景況。“漠漠”是上片“煙沉”的擴寫,連江上的漁火也迷茫于一片煙雨之中; 而“蕭蕭”是首句“蒹葭”被雨時的聲響。這煙雨秋聲滯留住了行旅,客船無法航行,只能停靠在二妃廟前的蒹葭浦畔、桔柚洲頭。結(jié)尾兩句直是點睛之筆,以設(shè)問句概括出夜雨瀟湘的“清幽”境界。此中又有誰能與我(舟中客子)共此清幽?“唯有一沙鷗”。從詩情來探測,舟中羈旅與水上浮鷗,正是清奇共幽獨,構(gòu)成物與我的和諧; 從畫意來推究,這唯有的一只“沙鷗”,也正是為“瀟湘夜雨”圖增添了 一層“清幽” 神韻。詞的前闋是因夜雨瀟湘而發(fā)思古之情,后闋則寫瀟湘夜雨而狀其清幽之境。全詞構(gòu)成了一幅夜色迷茫、雨聲蕭疏的荒寒冷漠的瀟湘水墨圖。其間既是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凄絕神游之地,又蕩漾著《九歌》中湘君與湘夫人愛慕的情思,而身居畫中的這位被夜雨滯留住的瀟湘客,竟認唯此沙鷗可與共此清幽。“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作者的襟懷、氣度、審美觀念及藝術(shù)造詣,也確乎是不同流俗、飄然出群的了。
上一篇:《李齊賢·巫山一段云》原文賞析
下一篇:《王世貞·憶江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