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天祥·回謝教授愛山帖①》鑒賞
日于仲氏便價得書②,振衣快讀,恍焉眉宇之迫吾睫。可人不來,蒼苔滿徑,得無忘把酒看山時約耶?
西風逼人,桂香浮動,天池鯤化,摶扶搖而上之,舍愛山其誰屬魁? 卷紙一幅,納之文房,衣被琳瑯,騰翥光景,諸生輩亦將侈其逢矣。薄言占復③,掛一漏萬。
山中度日如年,落葉蕭蕭,涼月墮砌,起視寥泬④,安得知己握手長吟,寫胸中之耿耿,以相慰藉耶?杪秋余熱猶壯,二豎雖相戲⑤,而不吾虐。子亦從其所為,倉、扁輩未嘗屑屑然也⑥。久之,不覺脫然去體,是又不治之治,有勝于劑餌者。
寵貽手札,問勞渠渠⑦,故道其所以然而復于執事。
(《文山先生全集》)
此帖開頭幾句感情真摯,非同一般寒喧之語。其時作者為朝中權奸排擠,罷官家居,在山中養病,感到非常孤寂。越是孤獨寂寞的人,越是渴望得到友情的慰藉。現在得到友人的慰問信,如久旱之遇甘霖,“振衣快讀”,欣喜若狂。讀罷來信,面對眼前“蒼苔滿徑”的孤凄環境,忽然由熱而冷,由喜而怨,責怪友人負約未來。作者之心如久旱之田,友人之心如點滴之雨,所求與所給二者差距太大,故有怨艾。
時值深秋。作者因時興感,“西風逼人”,催人奮進,“桂香浮動”,韶光美好。鯤鵬扶搖直上,謂友人騰飛有時。“衣被琳瑯,騰翥光景”,就字畫點染,慶幸友人遭際吉利。此節是對友人美好的祝愿,文詞瑰瑋,與下文自己的落寞孤凄形成鮮明的對比。
“山中”一節,向友人說明自己的近況。一是心情不好,寂寞憂愁,胸中“耿耿”不平。“落葉蕭蕭,涼月墮砌”,借秋天蕭颯清凄的景象,寫胸中孤寂憂傷的情懷。二是生了一場病,后又不治而愈。值得玩味的是作者對于疾病的態度。他稱病魔為“二豎” “相戲”,泰然處之,未求醫治療,未用藥攻治,竟“脫然去體”。作者對于生活態度又何嘗不是如此?對于橫逆之來,對于群小的迫害,皆藐然視之。
上一篇:《明·張大復·囊螢》鑒賞
下一篇:《清·蒲松齡·地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