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章炳麟·馮桂芬祠堂記①》鑒賞
昔者余在蘇州,過馮桂芬祠堂,人言同治時,桂芬為郡人減賦,功德甚盛。
余嘗聞蘇州圍田皆在世族,大者連阡陌,農夫占田寡而為傭耕。其收租稅,畝錢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縛詣吏,榜笞,與逋賦等②。桂芬特為世族減賦,顧勿為農人減租,其澤格矣③!
荀悅言漢世田制: 官收百一之稅,而民輸豪強太半之賦。官家之惠優之三代,豪強之暴酷于亡秦。是以惠不下通,而威福分于豪民,今不正其本,務言復除,適足以資富強也。
桂芬于蘇州,仕宦為達,諸世族皆姻婭,通門籍。編戶百萬號呼之聲未徹于耳④,將厚薄殊邪?其闿立祠堂⑤,宦學者為請之⑥。農夫入其庭廡,而后知報功也!
(《訄書》)
此文是針對蘇州豪紳為馮桂芬建祠請功一事而作,旨在戳穿馮“為郡人減賦,功德甚盛”的謊言。
開篇先引傳聞以為靶子,接著采取夾敘夾議、步步進逼的方法,運用確鑿無疑的事實,對馮氏作剔膚見骨的揭露,使其“特為世族減賦,顧勿為農人減租”的地主階級本質暴露無遺,從而告訴人們,其所謂“功德”,實是罪惡! 而蘇州豪紳為其建祠請功的用心也就不言而喻了。全文目光如炬,觀點鮮明,論據充分,揭批深刻有力。
本文善用諷刺。首先,作者采用向以頌揚死者功德為主要內容的“記”的形式,來揭露馮氏之丑,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揶揄意味。其次,出語含蓄冷峻,極嘲諷挖苦之能事。
“為郡人減賦,功德甚盛”,“其澤格矣”,“農夫入其庭廡,而后知報功也”等反語的運用,更是寓激憤于平淡之中,對馮氏作了入木三分的諷刺,讀后耐人尋味,其藝術效果是顯著的。
本文用詞準確而概括力強?!鞍耋?,與逋賦等”,一個“等”字,活畫出了豪紳對農民恣意盤剝的窮兇極惡的嘴臉; “桂芬特為世族減賦”、“其澤格矣”、“適足以資富強也”,“特”、“格”、“適”、“資”等詞,十分準確地概括了馮氏為豪紳刻意效勞的地主階級本質; “諸世族皆在姻婭”的“皆”字,鮮明地揭示了馮氏與豪紳之間極其密切的關系,指出其“資富強”的階級根源,具強烈的批判性。
作者為文向以艱深為尚,較晦澀。而本文則較為顯暢易懂,實屬難得。
上一篇:《明·陶望齡·養蘭說》鑒賞
下一篇:《明·王思任·剡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