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岱①
尚憶秦松帝蹕留②,至今風雨未全收。天門倒寫銀河水③,日觀翻懸碧海流④。欲轉(zhuǎn)千盤迷積氣,誰從九點辨齊州⑤。人間處處襄城轍⑥,矯首蒼茫迥自愁⑦。
①岱,泰山的別名。?、谇厮?,見李夢陽《鄭生至自泰山》。蹕,帝王巡幸之處。?、厶扉T,泰山登頂處。寫,通“瀉”?!、苋沼^,泰山觀日出處峰名。徐中行《登岱》頷聯(lián)云:“天門雪盡河流合,日觀春晴海色分?!薄、荨罢l從”句,李賀《夢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崩钤姷凝R州本指中州,泰山則在齊地,故王詩有雙關(guān)意?!、蕖叭碎g”句,《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山(今名泰隗山),由方明駕車,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無所問途。適遇牧馬童子,便上前問路,小童告訴了他。黃帝感到很奇怪,小童連大隗所在地方也知道,又問治理天下之道,小童說:“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小童又說,他患目眩癥時,有長者教導他說:“若乘日之車而游于襄城之野?!鼻f子的意思,在闡釋道家無為、不生事的主旨。襄城,今屬河南,這里作典故用。轍,車馬的痕跡?!、咤模h。
【說明】 泰山多云氣,路又曲折,易使人迷路,而天下偏多擾事之徒,因此到處有迷人的難以識別的歧途,詩人為此而感嘆。
上一篇:《王恭》詩賞析
下一篇:《秋日懷弟》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