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行行重行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②。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③。
道路阻且長④,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⑤,越鳥巢南枝⑥。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⑦。
浮云蔽白日⑧,游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⑨,努力加餐飯。
〔注釋〕
①本篇選自《文選》。是《文選》所收古詩十九首的第一首。題目即詩的首句,為后人所加。行行,猶言走個不停。重,又。②生別離,活生生的離開。一說,猶言“永別離”。③一涯,一方。④阻,險阻。⑤胡馬,北方游牧部落所產之馬。依,依戀。⑥越鳥,指南方的鳥。越,古南方國名。⑦緩,寬松。衣帶緩,指人瘦削。⑧蔽,遮掩。陸賈《新語·慎微》:“雅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此處意似指游子在外別有所戀。⑨棄捐,丟開。
〔分析〕
初讀《行行重行行》,似乎并無奇僻之思、驚險之句、攝人心魄處,然細研之下,直覺“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曾《詩譜》),“反復低徊,抑揚不盡,使讀者悲感無端,油然善入”(沈德潛《古詩源·例言》),可謂“一字千金”,韻味無窮。
首句五字中,連疊四個“行”字,其中僅以一“重”字映帶。“行行”言其遠,“重行行”極言其遠,兼有久遠之意,翻進一層。復沓的聲調,遲緩的節奏,疲憊的步伐,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痛苦和傷感的氛圍,頓時籠罩了全篇。“與君生別離”,這是思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回憶,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壓抑不住以后發出的直白的呼喊。詩中的“君”,當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
與君一別,音訊茫然。“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思婦為天涯,所謂“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長”承上句而來,“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長”承“萬余里”,指路途遙遠,關山迢遞。此句由《詩經·蒹葭》“溯回從之,道阻且長”化出,卻又別經熔裁,自翻新意。道路既阻且長,因此“會面安可知”! 當時社會動亂,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
然而,別離愈久,會面愈難,相思愈烈,詩人在極度思念中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凡物都有眷戀鄉土的本性。“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禽獸飛鳥尚且如此,何況人呢?這兩句突如其來,用比興的手法,其效果遠比直說更強烈感人。“胡馬”二句,表面喻遠行君子,說明物尚有情、人豈無思的道理,同時暗喻思婦對遠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熱烈的相思:胡馬在北風中嘶鳴了,越鳥在朝南的枝頭筑巢了,游子啊,你還不歸來啊! “相去日以遠,衣帶日以緩”,自別后,我容顏憔悴,首如飛蓬;自別后,我日漸清瘦,衣帶寬松。正是這種心靈上無聲的呼喚,越過千百年,贏得了人們的曠世同情和深深的惋惜。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詩中已出現了兩次“相去”。第一次與“萬余里”組合,指兩地相距之遠;第二次與“日以遠”組合,指夫妻離別時間之長。相隔萬里,日復一日,是忘記了當初的旦旦誓約?還是為他鄉女子所迷惑? 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皎白明凈的心靈蒙上了一片灰暗的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徬徨之中。詩人通過由思念引起的猜測懷疑心理“反言之”,思婦的相思之情愈顯刻骨,愈顯含蓄深婉,意味不盡。
猜測、懷疑,當然毫無結果;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是指清瘦的體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者,行人未歸,歲月已晚,既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又暗喻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故詩最后說:“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至此,詩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結束了她相思離亂的歌唱。
本詩從思婦懷人的角度,運用樸素自然、真摯深婉的語言,通過回環復沓的調子歌詠別離相思,反映東漢末年社會動亂的某個側面,正是這首詩歌的價值所在。
本詩把大量深刻而廣泛的社會內容高濃度地提煉集中,把人們的喜怒哀樂之情賦予社會意義而深刻化,上升為一種典型的感情,使不同的人都能在這種感情中找到共鳴,是《古詩十九首》和這首《行行重行行》取得巨大藝術感染力的內在原因。除了典型感情而外,其他如淳樸清新的民歌風格,內在節奏上重疊反復的形式,同一相思離別之情運用或顯、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興的方法層層深入,“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式的單純而優美的語言,格古調高,句平意遠,不迫不露,所謂“蓄神奇于溫厚,寓感傖于和平”(胡應麟《詩藪》)。
本詩在結構上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首二句)追敘初別之情;第二部分(第三句至第八句)敘述路遠會難;第三部分(第九句至第十四句)敘相思之苦;第四部分(末二句)以期待和寬慰之詞作結。每個部分之間都有離合奇正、轉換變化之妙,又細針密線,不露痕跡,如無縫天衣。
〔評說〕
陳繹曾《詩譜》:“《古詩十九首》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發至情。”
上一篇:詩詞·散曲《蝶戀花早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詞·散曲《西塞山懷古》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