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汪中·巴予藉別傳》鑒賞
予藉故富家,生而通敏,眉目疏秀,身纖而晳。少好刻印,務窮其學,旁及鐘鼎款識、秦漢石刻。遂工隸書,勁險飛動,有建寧延喜遺意。又益搜古書畫、器用,及琢研造墨①,究極精美。羅列左右,入室粲然。其父弗善也,顏其居曰②: “可惜”。予藉不能改。又善交游,自通人、名德、勝流、畸士③,下至工師、樂伎、偏材、曲藝之美,莫不一見灑然,如舊相識。周旋款密④,久而不衰?;蚱劢H攫奪,予藉惛惛不之校⑤。他日遇之,則又如故。予藉好棋及馳馬、度曲,遇名山勝地,佳時令節,可喜可愕之事,未嘗不身在其間。竟數十年,由是大亡其財,且日病。晚為人作書自給,數年,賣其碑刻尚三千金。然其愛之彌甚,節嗇衣食,時復買之。乾隆五十八年夏游江都,卒。
予藉雖貧以死,然其聲名流溢士大夫間,其遺跡所在有之。惜在治生不在好古也。是故埏埴以為器⑥,方圓具矣,而天機不存焉。巧工引手,冥合自然,覽之者終日不能窮其趣,然而不可施之繩墨。知此者可與語予藉矣。
余與予藉同歲而交深,一別五年,相距千里。今篤疾再生,而予藉適至,所欲與談諧者何盡。而竟不及一見而死,豈余與予藉朋友之緣固止于是與?悲夫!
予藉名慰祖,歙之漁梁人,卒年五十。
(《述學》)
本文為朋友作傳,雖僅略記其習性身世,然緬懷之情見乎辭,純真而質樸,悲涼而深厚。記其習性,主要突出三事: 好刻印、嗜收藏、喜交游。其好刻印,是“務窮其學”;嗜收藏,是逆父志而不顧,由此可見其專情篤志。而好刻印終有“遂工隸書、勁險飛動”之成;嗜收藏又有 “羅列左右,入室粲然”之效。此既可見其才質聰慧,照應了前面“通敏”二字,又可見其好事必有所成,仍突出其專情篤志。記其“喜交游”為傳中記事重點,較前二事稍詳。其交際之廣泛、結交之迅速、交情之久遠、相交之大度、游歷之廣泛,無不大過常人。如果說前二事突出其專情篤志,則后一事便表現其癡情真意。因其所喜所好而“大亡其財”,由生于富家而終至晚景凄涼,貧病而死。,活現出一位聰穎多才、癡篤灑脫、頗有意趣的寒士形象。
后文記其死后之聲名并通過比喻評論其人,仍照應著人物的形象特點。作者以 “同歲交深”而最終“竟不及一見而死”深致悵恨,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全文記事簡要得法,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感情流露自然而深摯。
上一篇:《明·袁宗道·岳陽記行》鑒賞
下一篇:《清·蒲松齡·帝京景物選略小引》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