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瑤池》原文與翻譯、賞析
[唐]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②,黃竹歌聲動地哀③。
八駿日行三萬里④,穆王何事不重來。
〔注釋〕
①本篇選自李商隱《李義山詩集》。據《穆天子傳》載,周穆王西游昆侖山,西王母于瑤池設宴招待,臨別時還作歌相送:“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毋死,尚能復來。”穆王亦作詩酬答,表示三年后將再來。此詩即詠此事。②阿母,即指西王母。《漢武帝內傳》中稱其為“玄都阿母”。③黃竹,詩篇名。據《穆天子傳》載,是周穆王于巡游打獵途中所作。因詩首句為“我徂黃竹”,故以“黃竹”名此詩。④八駿,傳說中周穆王有八匹駿馬駕車,奔馳如飛。
〔分析〕
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穆天子傳》,誕生于先秦的戰國時代。書中描述了周穆王姬滿周游天下的故事,并串插了若干神話傳說。其中有一節描繪周穆王西游昆侖山,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的場面。分手時,西王母賦詩贈別:“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毋死,尚能復來。”希望周穆王健康長壽,能再來瑤池一游。周穆王即席答詩:“比及三年,將復而野。”表示三年后再到西王母的領地瑤池來。李商隱的《瑤池》,就是根據這一傳說故事構思而成的一首絕妙詩篇。
“瑤池阿母綺窗開。”西王母在瑤池的瓊樓玉宇之上,打開了彩飾華麗的窗戶,不斷地向東瞭望。原來,她正在期待周穆王的再一次到來。
“黃竹歌聲動地哀。”周穆王來了沒有?沒有。窗外傳來的,是一陣又一陣震天動地的哀歌。據《穆天子傳》描述,周穆王去蘋澤打獵時,途經黃竹,“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因為詩的第一句是“我徂黃竹”,所以稱為《黃竹歌》。
“八駿日行三萬里。”周穆王周游天下時,坐的是八匹駿馬駕駛的專車,有著極高的速度。據說八駿奔跑如飛,因而各有專名。它們是: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穆王何事不重來。”這是西王母提出的一個疑問。既然周穆王答應重來,既然周穆王有著八駿駕駛、速度驚人的專車,為什么不再到瑤池來呢?聯系到西王母原先說的“將子毋死(希望您不要死去)”,聯系到《黃竹歌》是因凍死人而作的哀歌,周穆王很可能不在人世了。但是,西王母還在等待著他。
這是一首好詩。詩中曲曲折折而又淋漓盡致地描繪了西王母的內心世界——一個女性特有的細膩而又委婉的心情:希望她的好友重新再來,希望她的好友不要發生意外,但是她的好友就是不來,因而引起了她的種種疑竇,尤其是聽到了動地的哀歌,更勾起了她內心的不安,然而她仍舊懷著最后的一線希望,希望她的好友能夠再來。真可以說是情深似海,望眼欲穿,讀來令人腸回九轉。
但是,李商隱對這首詩,卻賦予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是對現實政治的強烈諷刺。
唐朝到了后期,既有宦官專權,又有軍閥混戰,人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許多皇帝卻不理朝政,沉迷于神仙道術,追求長生不老,結果往往誤服金丹,中毒身亡。
詩的第一二兩句,是天上人間的鮮明對比。天上是瓊樓玉宇,人間是凍殍遍野;天上只是一種希望,人間卻全是事實。這是對那些只知追求長生不老的當代帝王的強烈鞭撻。
詩的第三四兩句,是徹底否定長生不老之術,有力地揭穿它原是一個荒誕不羈的騙局。西天的王母娘娘,已經無法讓周穆王長生不老;那么,那些專搞巫術的道人,怎能挽救唐代帝王的性命?其鋒芒所向,直指唐代那些荒政擾民的昏庸帝王。
一首強烈諷刺現實的詩,但只字不提當代的一人一事。全詩以閨怨的筆觸引人入勝,以神話的空靈引人遐想,深刻的含義盡在不言之中。李商隱七絕的春秋筆法,堪為唐詩中的一絕。
〔評說〕
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風格散逸,此盛唐絕調中有所不及者,一讀心為之快之。”
賀裳《載酒園詩話》,“詩又有無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此可以理求乎? 然自是妙語。至如義山‘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則又無理之理,更進一層。總之詩不可以執一而論。”
葉矯然《龍性堂詩話》:“‘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之句,皆就古事傅會處翻出新意,令人解頤。”
上一篇:詩詞·散曲《猛虎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詞·散曲《甲辰八月辭故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