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一首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莫,
常與死為伍。
相隔三千里,
當誰使告女。
這首詩的作者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生趙王如意。因爭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戚夫人成了呂雉的仇家。劉邦去世后,呂雉成為皇太后,她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讓戚夫人整日舂米,不得與外界有任何聯(lián)系。這首詩就是戚夫人在舂米時自編自唱的伴歌,傾訴了悲苦的生活,思子的情懷,以及憤怒的心聲。
“子為王,母為虜。”傾訴的是:自己的兒子如意而今作為趙王,而自已卻成了階下囚,淪為奴隸,母子地位之差有天淵之別。被囚的奴隸,過的是何等生活呢? “終日舂薄莫。”從早到晚整日地舂米。這里的“薄”即“迫”, “莫”即“暮”。舂米的活兒,又累又苦;整日地干,身困體乏;抬眼徒四壁,舉目皆無親;心又煩,意又亂;加上呂后的時時威脅,這樣的生活雖生猶死。所以她感到“常與死為伍”。無限的悲苦,無比的憤恨,向誰訴說呢?何等的凄慘,何等的怨怒,兒子知道么?母與子之間“相隔三千里”,四處又都是諸呂的人,母親的境遇、心情“當誰使告女”?應(yīng)能讓誰去告知你呢?凄苦之情,絕望之念,在這里寫得相當具體、十分深刻了。這句“當誰使告女”即“當使誰告女”, “女”即“汝”,你。
當戚夫人唱著這首歌春米的消息傳到呂后那里時,呂后十分震怒。她立即下令殺了趙王如意,并對戚夫人下了毒手:砍掉她的四肢,剜去她的雙眼,熏聾她的兩耳,再將她藥啞,扔進廁所。呂后管這樣的戚夫人叫“人彘”。呂后之毒,亙古未有,無與倫比,遭萬世唾罵。戚夫人的遭遇,目不忍睹,慘絕人寰!令聞?wù)邽橹痼@,讓后人無比同情。
這首詩,錄實,樸素,動人,是漢詩中值得一讀的感人之作。
上一篇:梅花落|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武溪深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