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宋濂·送許時用還剡》原文賞析
尊酒都門外,孤帆水驛飛。青云諸老盡,白發幾人歸?風雨魚羹飯,煙霞鶴氅衣。因君動高興,予亦夢柴扉。
詩起二句先交待送別地點(京城大都城外)和友人歸路特色(孤舟水路)。由于彼此同鄉,當然令送別者別有感觸。詩語雖然平和,慨嘆卻頗為深沉: “青云諸老盡,白發幾人歸?”想當年(1360),宋濂與東南有才有志的知名人士劉基、章溢、葉琛等一道被朱元璋聘請重用,平步青云。然而,僅十來年間,葉、章二人先后死去,劉基辭去官職,僅剩宋濂在朝,以后是否能像友人許時用一樣全身而歸故里尚不可知(宋濂晚年因孫子坐罪而受牽連,全家謫遷茂州,中途病死,未能回歸故里),宋濂深感世事易變人易老,因而在送許時用返歸家鄉時發出了“青云諸老盡,白發幾人歸”的沉重嘆息。
“風雨魚羹飯,煙霞鶴氅衣”二句使用“列錦”修辭手法,全由名詞排疊對仗,不用一個動詞、形容詞,給人留出極大的想象余地,擴大了詩句的藝術容量。作者以十個字概括描繪了友人此后的生活圖景,其間飽含著贊賞、羨慕之情?!帮L雨”、“煙霞”乃是故鄉風物,江浙水鄉風雨調和,煙霞潤澤,投身其間自然與置身冠蓋車馬的官場不同,身心定會更加舒坦暢快; “魚羹飯”、“鶴氅衣”借代指民間的粗茶淡飯、布衣素服,當然與膏粱佳肴、紫衣紅袍不同,這種生活清閑自在、平和寬松。宋濂久居內庭,陪侍帝君,侍罪禁近,處處小心,很不輕松,因此對友人歸鄉后的生活作了如此美妙的、也是比較切合實際的設想?!苞Q氅”又可指道服。《列朝詩集小傳》記載宋濂曾在元末 (1349) 自名玄真子,入仙華山為道士。如果他親身穿過鶴氅衣,加上早年又親身體驗過不問朝事,投身大自然懷抱,著書隱居的生活,那么,詩中這十個字的概括當不僅僅是對友人將來生活所作的一種設想,而是一種自己過去生活的回味,一種對所羨生活的神往?!耙蚓齽痈吲d,予亦夢柴扉”,則不加掩飾地表示稱贊友人,向往歸隱。
全詩所涉景物多為故鄉風物: 風、雨、煙、霞,是故鄉景; 帆影、柴扉、魚羹,是故鄉物;水驛,是故鄉路。托物以言志,借景以抒情,整首詩浸透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古往今來,送別詩極多。一部幾乎家喻戶曉的《唐詩三百首》,送別詩竟占了約十分之一。送別詩各自切情切景,感情抒懷,不拘一格,情調各異?!八驮S時用還剡”一詩,平實中透著蒼勁,恬淡中飽含深沉,慨嘆深重而不激憤,鄉情濃郁而不夸飾,不作驚人之語,不下重彩之筆,平平道來,自覺高雅凝重。
上一篇:古詩《沈德潛·過許州》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丘逢甲·送頌臣之臺灣》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