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貪泉賦詩
石門有貪泉,一歃重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貪泉在今廣東佛山市, “世傳飲之者其心無厭”(《世說新語·德行》注引《晉安帝紀》)。吳隱之任廣州刺史時,游覽貪泉所在的石門勝概,便到貪泉,喝了泉水,題了這詩。貪泉的神怪作用當然不足置信。吳隱之作為當地長官,仁人君子,飲泉題詩自可表明廉潔,倡導節操,激勵教化吏民。這詩也顯示了他君子自任、廉潔自持的情懷和信心。而作為一首喻世勵俗的詩歌,深入淺出,警醒明快,反怪為訓,化異為賢,讀來不無趣味。
詩的首句一作“古人云此水”,文異義同。前二句說貪泉的怪異。人飲用此泉會變得貪財,眼里只看重黃金,越多越好。對此是否靈驗,詩人未置可否。后二句一轉,卻說貪泉對伯夷、叔齊那樣的廉潔高節之士不起作用,即使喝了,他們也不會變成貪夫。這就是說,有人喝了變貪,有人喝了不貪,就看他自己的品性節操怎樣。這么一解釋,怪異變為神奇,貪泉成了試劑,是天所設置的對人的品性節操的考驗和測定,變和不變都是靈驗的。所以詩人是聰明的,這詩富有智趣。而更為聰明的是,這位長官當場飲用,現身說法,更能收到攬譽的效果,君子和清官的名聲會不脛而走。試讀后二句,詩人自信自得的形象躍然如見。所以今天讀來,可以理解它在歷史上的作用,更有可以會意的趣味。
上一篇:鄭白渠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采桑度|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