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韓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①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②。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③。吾知其必有合也④。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⑤。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⑥,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而觀于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⑦? 為我謝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釋】 ①董邵南:唐朝壽州安豐(今安微壽縣)人,韓愈的朋友。②燕、趙: 戰國時期的兩個國家,在河北一帶地方。③舉進士: 為鄉里所推舉,入京應進士科考試。有司: 官吏,這里指主考官。利器:精良的工具,比喻有杰出的才華。適: 往,去。茲土:這個地方,此指河北地區。④有合: 有所遇合,指得到人的賞識重用。⑤慕義強仁者: 勉力按仁義行事的人。⑥風俗與化移易: 風俗是跟隨著教化而改變。⑦望諸君: 即樂毅。戰國時樂毅幫助燕昭王打敗齊國。昭王死,燕惠王中了齊國的反間計,奪去樂毅的軍權。樂毅避難于趙國,趙王封他于觀津 (今河北武邑),稱為望諸君。其墓在邯鄲西南。屠狗者:指隱跡于屠夫中間的豪俠義士。指荊軻到了燕國,同隱藏在屠夫中的豪杰及善擊筑者高漸離成為好友。
【譯文】 燕、趙一帶,古時候說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杰。董生應考進士科,連續幾次沒有被主考官錄取,他懷藏著杰出的才華,悶悶不樂地要到這個地方去。我知道他去了那里一定會遇到賞識重用自己的人。董生,好好努力吧!
照你的才華不能為時所用,假如是仰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都會同情你的。何況燕趙一帶的豪杰奉行仁義是出于他們的本性呢! 可是我曾經聽說風俗是隨著教化改變的,我怎么知道現在那里的風俗和古時候傳說的有沒有不同呢? 暫且通過你這次的出行來驗證它吧。董生,好好努力吧!
我因你而產生了一些感觸。請你為我到望諸君的墳墓前憑吊一下,并且到那里的街市去看看,還有沒有像從前那樣隱跡于屠夫中間的豪俠義士? 請替我告訴他們說: “圣明的皇帝在上面,可以出來做官了!”
【鑒賞】 韓愈的朋友董邵南多次參加進士考試一再不得志,就想離開京城,往河北去尋找出路。當時已是唐朝安史之亂后,河北的藩鎮為了鞏固割據勢力正在招攬人才。在臨別時韓愈寫了這篇序文贈送他。文中寫出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預測董邵南前去那里必有所際遇。同時文章含蓄委婉地告訴他,時過境遷,恐怕也未必有所遇,那里也不一定是理想之處。并通過懷念古代名將,以及寫“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暗示應該留在京城為唐朝出力。
本文雖然僅僅一百余字,但結構緊湊,內容豐富,欲抑先揚,富于變化,音節頓挫,婉轉含蓄,耐人尋味。
上一篇:《古文觀止·汪琬·送王進士之仕揚州序》鑒賞
下一篇:《古文·送薛存義序》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