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辛棄疾·千年調》辛棄疾
辛棄疾
蔗庵小閣名曰卮言①,作此詞以嘲之。
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②。最要然然可可③,萬事稱好。滑稽坐上,更對鴟夷笑④。寒與熱,總隨人,甘國老⑤。少年使酒⑥,出口人嫌拗⑦。此個和合道理⑧,近日方曉。學人言語,未會十分巧。看他們,得人憐,秦吉了⑨。
注釋 ①蔗庵:鄭汝諧,字舜舉,號東谷居士,浙江青田人,有宅取名“蔗庵”,并以此為號。他曾任江西轉運使,兼知信州,主抗金。他有小閣取名“卮言”,稼軒借閣名作詞以嘲。②“卮酒”兩句:卮在酒滿的時候就向人傾倒。作者借此比喻俯仰隨人者。卮(zhī),古代的一種酒器,倒滿時向人傾倒,空時則仰起平坐。③然然可可:指唯唯諾諾,一味附和。然然,對對。可可,好好。④滑(gǔ)稽:古代的一種流酒器,能轉注吐酒,終日不已。鴟(chī)夷:一種皮制的酒袋。可隨意伸縮、卷折。⑤“寒與熱”三句:喻人處世像甘草一樣,能調和眾藥,不論寒、熱病癥均能治療。甘國老,中藥甘草的美稱。⑥使酒:任性地喝酒。⑦拗(ào):乖違,不順。⑧和合:調和折中。⑨秦吉了:鳥名,又名鷯哥,善學人語。
醉儒圖 【清】 黃鼎 廣東省博物館藏
鑒賞 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時稼軒罷居帶湖。他個性耿直,在官場屢屢受挫,不為人所容,滿腔郁憤傾注到筆下,造就了這樣一首通篇議論的作品。
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詞,屬于詞這種文體中的異類。首先,通篇口語色彩濃厚,正好表達比較激烈的批判情緒。其次,大量使用借喻,以物喻人,用物的特性比喻人的嘴臉,諷刺含蓄而又辛辣。上下闋對比明顯,上闋寫他人的八面玲瓏,下闋寫自己的孤耿執拗。
鄭汝諧(字舜舉)為信州守,與罷居上饒的稼軒往來,他有一個小閣取名“卮言”,詞人便借題發揮,由“卮言”想到卮酒,然后又聯想到另外兩種酒器。他在同類的不同事物中發現了共同的特征,生發出相似的喻義,聯想自然豐富,沒有給人牽強之感。“卮言”出自《莊子·寓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卮是古時盛酒的器皿。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云:“卮器滿即傾,空即仰,隨物而變,非執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隨人從變,己無常主者也。”詞即借卮這一形象,來比喻那些沒有固定信仰和主見,而俯仰隨人、應聲附和的人。接著以“然然可可,萬事稱好”補明前面的描寫,一個笑容可掬、隨著權勢者的話語點頭哈腰,連稱“是、是,對、對,好、好”的可笑可憎的形象躍然紙上。“滑稽坐上,更對鴟夷笑。”“滑稽”和“鴟夷”是兩種酒器:“滑稽”,為流酒器,能轉注吐酒,終日不已;“鴟夷”,一種皮制的酒袋,容量大,可隨意伸縮、卷折。它們成天在酒席上忙乎不停,倒完酒又灌滿,灌滿又倒完,圓轉靈活,這使人自然地聯想起那些善于應酬、花言巧語之徒。“滑稽坐上”,即“坐(同座)上滑稽”,“更對鴟夷笑”,一個“笑”字,將物寫活了,把那些如“滑稽”一般圓通自如而得意洋洋的小人的丑態勾畫了出來。辛棄疾的這首詞,喻體有三種盛酒器具、一種藥材、一種鳥。甘草的比喻很出彩,“寒與熱,總隨人,甘國老”,“甘國老”即中藥甘草,其味甘平,能夠調和眾藥,醫治寒、熱引起的多種疾病,故有“國老”之名。詞人從反面來看待它普適的特性,以此來諷刺不講是非原則、專和稀泥、欺世盜名之人。
下片轉而寫今昔的自我,最后仍不忘借三個三字句諷刺他人,與自己的個性形成對比。同時這三句話照應上片,將前面比喻的對象點出——他們。他們,泛指所聞所見的那些與世俯仰、人云亦云的人,當然,主要是官場中人。自己年少氣盛時借酒罵駕,不會察言觀色,總是直來直去,不懂逢迎拍馬,所以不討人喜歡。“此個和合道理,近日方曉。”如今受到種種挫折后才漸漸懂得做人要隨和合俗的道理,也想來學習這一套了,但畢竟又不是此中人,故而“未會十分巧”,始終學不到家。這是詞人在說反話,“和合道理”字面是隨和合俗,實際此合俗乃奴顏屈膝的媚俗,寫自己仍是在罵他人。自己不得人憐,而得人憐的都是怎樣的角色呢?他們像學語的鷯哥那樣,全無自我。
辛棄疾另有一首辛辣諷刺他人嘴臉的口語色彩強烈的以論為詞的作品——《夜游宮》(幾個相知可喜)中“說底話、非名即利。說得口干罪過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同樣鞭辟入里,酣暢淋漓。(劉珺珺)
集評 明·卓人月:“卓老評實甫《西廂》如喉間涌出來者,余于稼軒亦云。”(《古今詞統》卷一一)
鏈接 《千年調》詞牌。此調最早見于曹組的詞作中,曹組原詞的詞牌作《相思會》,辛棄疾因其作中有句云:“人無百年人,剛作千年調。”遂改名為《千年調》。雙調,七十五字,仄韻。
上一篇:《兩宋詞·姜夔·凄涼犯》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李冠·千秋萬歲》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