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楨詩《贈從弟》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 全用比興手法, 分別以蘋藻、松柏、鳳凰比喻其堂弟,有贊美與勉勵兩重意思。這第二首,詩人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其實也是詩人自況。
從標題看,這首詩顯然屬于贈答之作。但就其所取題材、表現形式而言,卻應該說是一首詠物詩。通篇說松柏而未及其他。然而,劉楨以松柏隱喻其堂弟,寄托期望,有著具體的指歸,其象征意義十分明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逼鹁涔ふ綄?,形象率直。山上聳立著巍巍的青松,山谷呼嘯著瑟瑟的寒風。松柏崇高形象展現于讀者眼前。接下三、四句,用“一”這個突起副詞連連加強語氣,凸現狂風與勁松的對抗: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詩情開始震蕩: 風聲是多么凄厲,松枝是多么堅強! 全詩的旨意通過形容詞“盛”、“勁”而有所顯示。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鼻懊嬲f了風狂松勁,這里則提出冰霜,詩意有了新的開拓,冰霜凜冽慘凄,環境愈發惡劣,而山松卻未見蕭條,一年到頭總是端莊屹立,正氣凜然。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難道松柏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它青翠端正如故,這是由它本性決定的。詩句轉用虛詞組“豈不”引領反問,又完成了最后的開拓,揭示了松柏具有耐寒不凋、堅貞不變的本性,至此,全詩主旨畢現。
劉楨的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鐘嶸說他的詩“仗氣愛奇,動多振絕,貞骨凌霜,高風跨俗。但氣過其文,雕潤恨少。然自陳思以下,楨稱獨步。”(《詩品》)評價是很高的,只是認為藝術性不夠。這首詩在風聲怒號、冰霜凜冽的環境中突出了松柏終年屹立的形象,寄托了詩人深邃的寓意。所詠之物的特征與詩人的寄托極為吻合。詩人不重文采的華麗,講究質樸意明,卓然天成,其情真,其味長,其氣勝,體現了詩人剛勁秀拔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李煜詞《虞美人》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劉楨詩《贈徐幹》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