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題《擊楫詞》
1943年
青蓮詞筆多風韻,萬水千山皆是恨。
吳頭楚尾血潮翻,滬瀆香江珠淚迸。
我讀君詩情相近,深觸靈魂幾欲混。
眼前兵馬事方多,勝利待公出頭陣。
注釋:
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惜春榮”、“西湖曲”等。七言,八句,仄韻。
《擊楫詞》——李一氓所作。李一氓(1903—1990年),時任中共蘇北區淮海地委副書記、蘇北淮海行政公署主任。
青蓮——詩人李白。
吳頭楚尾——今江西省北部。春秋時為吳地上游,楚地下游,如首尾銜接,所以稱為“吳頭楚尾”。
瀆——溝渠、水道。
迸——向外濺出或噴射。
公——對李一氓同志的尊稱。
賞析:
這首詞寫于1943年,具體日期不詳。在這一年里,陳毅同志身帶舊傷仍操勞著戰事。不僅如此,他還在當年4月下旬遭遇了“黃花塘事件”,更令其身心異常疲憊。1943年11月25日,他又經長途跋涉去延安,參加黨的“整風運動”和“七大”會議。但陳毅同志畢竟是一位胸懷遠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一位儒將,他百忙之中總要擠點時間讀點書、寫點詩,抒發戰時的感受和堅定的革命情懷,這首詞就是在那個特定的環境下寫出來的。
李一氓是四川彭縣(今彭州市)人,曾任新四軍秘書長,與陳毅同志并肩作過戰且關系密切,當陳毅同志讀了李一氓的《擊楫詞》后,深為感動,揮筆寫下了這首詞。
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是對李一氓《擊楫詞》的充分肯定。首句為贊賞之詞。作者用“青蓮”喻李一氓,稱他的詞像李白那樣賦有文采。“風韻”本指女子的美麗姿態,作者將其寓指李一氓的詩詞,是對其詩詞的肯定。一個“多”字,將溢美之詞溢于言表。次句肯定了李一氓的詩詞中的革命情感。李一氓的詩詞飽含著民族深情、對日寇的侵略充滿了憤恨。“萬水千山”本意是指祖國的大好河山,在詩中則象征全國各地富有民族正義感的人民大眾。一個“恨”字,真實地表露出全國的民眾面對日寇的鐵蹄、面對血雨腥風,充滿了對日寇的憤恨!他們堅定了與敵決一死戰、誓死捍衛國土的決心。第三、四句,我們從“吳頭楚尾”和“滬瀆香江”中得知,日寇在江西、上海、廣州等地殺人如麻、血濺山河。“吳頭楚尾”是指春秋時期吳楚兩國交界處,地處江西省北部。“香江”指的是廣州的珠江一帶。“滬”是上海市的簡稱。作者用濃縮的筆墨,將三地的溝渠、江河中的“血潮翻”,寓指日寇在華北、華中、東北乃至全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憎恨。此處,作者更是淚珠外迸,憤怒到了極點。
下闋為讀《擊楫詞》所思、所悟、所感。陳毅同志與李一氓同志關系密切,兩人既是老鄉,也是詩友、戰友。謂之戰友,因李一氓同志當過新四軍秘書長,與陳毅同志并肩作戰過;謂之詩友,兩人都熱愛文學,而且詩句能觸擊人的靈魂,飽含著對人民的深情和對敵人的憤恨。上聯中的“幾欲混”,不僅指兩人在情感上的相通,其詩風也心有靈犀,幾乎分不出彼此。下聯作者筆鋒一轉,由所思到所悟。“眼前兵馬事方多,勝利待公出頭陣。”作者指出,大敵當前,戰事不斷,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作者希望李一氓同志在寫出優美詩詞的同時,要躍馬揚鞭,勇打頭陣,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公”是作者對李一氓同志的尊稱。
這首詞包含激情,由讀生思,由思生悟。作者不僅對《擊楫詞》大加贊賞,而且從中抒發了戰友之情和殺敵之勇。詞的上下兩闋結構嚴謹,上闋寫讀《擊楫詞》,下闋寫讀后的所思、所悟。文辭優美,氣韻生動。
上一篇:陳毅《滿江紅·黃金海岸》詩詞賞析
下一篇:陳毅《生查子·國共二次合作出山口占》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