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吉·[正宮] 綠幺遍
喬吉
自述
不占龍頭選①,不入名賢傳②。時時酒圣,處處詩禪。煙霞狀元,江湖醉仙。笑談便是編修院③。留連,批風抹月四十年。
【注釋】①龍頭選:即狀元榜。②名賢傳:傳錄名人賢者的冊簿。③編修院: 即翰林院。
【鑒賞】 喬吉,字夢符,號笙鶴翁、惺惺道人。生于北國太原,流寓江南杭州。著有散曲雜劇多種。其散曲風格清麗,文采飄逸,為一代宗師,明清人多把他與張可久并稱為元散曲兩大家。
這首題為 “自述” 的小令,可以說是一幅放蕩形骸的自畫像。
自古文人學士的出路有兩條: 或登科及第仕途進取; 或發憤著述,垂名史冊。然至元初,元朝統治者曾廢止科舉達八十年之久,實行民族壓迫和對文化人進行摧殘的文教政策。不興科舉,等于把文人學士的出世之路徹底斷絕。于是,眾多的文人學上或隱居山林,或行吟江湖,以求生存,由此,也才有元代散曲雜劇的興盛。因此,看元曲始終可以把握兩大主題: 一是傾吐文人窮途潦倒的郁悶和憤怒; 二是謳歌非正統思想情趣的美好,表達對這些思想情趣強烈的追求。
此曲開門見山,斬釘截鐵地表示了作者 “不占”、“不入”、無心仕途、鄙薄名利的超脫態度。作者無所求,也有所求,所求何在?時時酒相伴,處處詩相隨。 醉情于煙霞風月, 嘯傲于江湖陌途。笑談古今事, 勝于修史籍。好一個詩酒自娛、放誕不羈的煙霞逸客!
初讀此曲,字里行間頗似調笑戲謔,細品方解曲中真味。作者正是以縱情詩酒、沉醉山水作為與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相抗衡的精神武器,作者憤世嫉俗的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上一篇:呂侍中·[正宮]叨叨令|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呂侍中·[正宮]醉太平·嘆子弟|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