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共三首,此為第三首。詩作于乾元二年(759)秋。這一年春,李白在長流夜郎途中的白帝城遇赦,返回江陵。秋天,他在岳州遇到由刑部侍郎貶官嶺南的族叔李曄,同游洞庭湖。族叔的被貶,觸發起詩人的滿懷愁緒,他想到自己的才華、抱負無法施展,蹭蹬不遇,坎坷顛沛,舊怨新愁一齊涌上心頭。他憎恨昏聵的朝政、得勢的權貴和進讒的小人,憎恨人生道路上一切障礙物。因此,當詩人與李曄開懷暢飲的時候,看到了阻礙湘水流動的君山,意與境會,忽發奇想,唱出“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的詩句,宣泄自己心中的憤懣不平之氣,以寄托自己的鏟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礙物的熱切期望。接著,詩人又產生了第二個奇想:“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君山被刬除了,無限的洞庭水都變成美酒,可以盡情地暢飲一番,讓人們陶醉在這美好的洞庭秋景里,以消除心頭積壓已久的愁悶。全詩藝術想象奇特新穎,表面看來是抒發醉后的逸興豪情,而泄發懷才不遇的激憤和抒寫壯志難酬的“萬古愁”,才真正是本詩的深層意蘊。詩人發抒憤懣從心底流出,語言自然,不假雕琢,景物即目所見,不假安排,因而“格高氣暢”,自是本詩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詩歌·樂府民歌《陌上?!吩膢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韓非子《難一節錄》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