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張孝祥詞《念奴嬌·過洞庭》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fēng)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yīng)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xì)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相傳湘水女神乘桂舟沿湘江而下曾經(jīng)駐足過的洞庭湖,自屈原以后,許多詩人為它編織過鳳披霞冠。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都以寫洞庭的宏偉壯闊而聞名。在佳作如林、名篇琳瑯的情況下,張孝祥的詞《念奴嬌》筆勢雄奇,并開拓出了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嶄新意境。宋孝宗乾道二年,被讒言誣陷而削官落職的詞人張孝祥,從桂林北歸,路過洞庭時,泛舟湖上,寫了這首詞。
洞庭湖,青草湖,一北一南,相互貫連,所謂重湖。秋夜湖上,風(fēng)浪不興,波平如鏡。月光之下,像美玉一般明亮閃光的湖水,浩漫無涯,仿佛有三萬頃田野那么廣闊。正是在如此浩瀚汪洋的天地里,我駕著一葉小舟,漂漂悠悠,緩緩地往前劃進(jìn)。這里,除了畫面的美麗外,還可見出作者的烘托比襯功夫。洞庭湖浩漫無涯,才愈見出扁舟如葉,從而使得作品更富有詩情。這種以大見小的藝術(shù)手法,會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魅力。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以人鳥絕跡,雪野遼闊來襯托“獨釣”者的孤獨凄冷。杜甫的《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是以遼闊的平野,奔涌的大江,來襯旅人的孤獨寂寞。寫法都相似。接著,以“素月”三句進(jìn)一步寫洞庭的夜景之美。一般說,明河(銀河)并不如明月那樣光亮,但是由于“素月分輝”,月亮的光輝照徹了天上的明河與地下的湖水,所以不論天上地下,周圍里外,完全成為一個“水晶世界”了。范仲淹寫“春明景和,波瀾不驚”的洞庭湖,有“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句。不過這里寫的是夜景,這個“表里俱澄澈”的清幽絕俗的絕妙境界,是只能自己“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杜甫和孟浩然都成功地描寫了洞庭湖的包孕含渾,雄偉壯闊。張孝祥卻又給洞庭湖涂上一層清新明麗的色彩。但如果只是景物描繪,那最多不過是一幅絕佳的風(fēng)景畫,正如黃蓼園說的:“寫景不能繪情,必少佳致。此題詠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縱寫得壯觀,亦覺寡味。”(《蓼園詞選》)作者是深諳藝術(shù)三昧的。他的“素月分輝”一句便將人的心跡與景色映帶來寫,并在“表里俱澄澈”句中清楚地表現(xiàn)了出來。這里既是寫月光下洞庭湖的皎潔美麗,也是自己心跡的寫照,表示自己品格高潔。陸機(jī)說:“心懷若冰。”用的是明喻手法。王昌齡說:“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一種寓意于象的隱喻。而這里,張孝祥把洞庭湖上下周圍一片皎潔的月光,與自己的情懷融為一體,這是借彼喻此,卻又不著痕跡。“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既是對當(dāng)前美景的贊賞,也是說自己晶瑩玉潔的情操,是不大為人了解的。這與其說表現(xiàn)出一個遭受挫折者的孤傲情懷,不如說隱有他無辜被讒的激憤和感慨。上闋看似寫月下洞庭美景,但卻是景中含情,情寓景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出類拔俗高潔無瑕的藝術(shù)境界。
下闋進(jìn)一步表達(dá)心跡。作者曾經(jīng)任廣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回想這一年的宦海生涯以“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作自我肯定。是說自己這顆心,冰清玉潔,光明磊落,真是皎如明月,燦如冰雪,回應(yīng)上闋“表里俱澄澈”。“短發(fā)蕭騷襟袖冷”句,前四個字是說頭發(fā)少了,年事已長,這是飽經(jīng)滄桑后形體上的變化;后三個字是說衣襟單薄,暗寓有兩袖清風(fēng)的意思。這樣,聯(lián)系上面兩句看,“嶺海經(jīng)年”的宦海生涯,不正是“表里俱澄澈”的么! 所以面對湖光浩月,他是那樣地“悠然心會”;坐在“扁舟一葉”上,便也心安理得地“穩(wěn)泛”了。這里又表現(xiàn)出作者雖然宦途失意,但襟懷坦蕩,問心無愧。在此,既寫了景,又寫了情,情景映襯,詞人的胸懷已可概見。接著,用浪漫主義手法來表示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盡挹西江,細(xì)斟北斗,萬象為賓客。”他要舀來西江的水作酒漿,拿來北斗星作酒勺,把酒斟滿,來招待自己高貴的“賓客”——大自然界的日月風(fēng)云和萬事萬物。這種想象,十分奇特,表現(xiàn)出作者的豪情壯懷。正如魏了翁所說:“‘洞庭’所賦,在集中最為杰特。方其吸江斟斗、賓客萬象時,詎知世有紫微青瑣(官署衙門)哉?”(《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這時的作者,真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再不想什么宦途仕進(jìn)了,于是情不自禁地用手敲擊著船舷,仰天長嘯,傾吐出心中的郁積情懷。此刻,詞人是多么地興會洋溢!
曹孟德曾經(jīng)夜宴長江,橫槊賦詩;蘇東坡曾經(jīng)“浩浩乎如憑虛御風(fēng)”,“飄飄乎如遺世獨立”而暢游赤壁。這首閃耀著生命的火花的“過洞庭”詞,其現(xiàn)實意義可說在曹詩蘇文之上。因而,這首詞一向受到人們稱贊,王闿運(yùn)說“飄飄有凌云之氣”(《湘綺樓詞選》);魏了翁稱是張詞“最為杰特”之作。所謂“杰特”,是說它思與境諧,景與情會,把“肝膽皆冰雪”的情思與“玉界瓊田”的洞庭湖的景色表現(xiàn)得水乳交融,含蓄而豪雋,空靈而神奇,是一首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詞作。
上一篇:詞·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張華詩《情詩》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