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臺灣省·五妃墓》古詩詞賞析大全
五妃墓,亦稱五烈墓,全稱“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在臺南市大南門外桂子山上,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墓旁有廟。明亡后,遼王朱術桂(明太祖九世孫)避亂臺灣,清軍攻臺時自縊。其五個姬妾袁氏、王氏、荷姑、梅姑、秀姐,均隨其夫自縊而死。臺人感其忠烈,筑五妃墓,并立廟祭祀。
春秋閣
蕭蕭海島,國破家亡,老臣以順為戚。惟有捐軀殉難,無容姑息。更憐五妃烈節,道相從地下宜急。休忍辱,縱倉黃戎馬,大義應識。
遺廟丹青已落剩,累累青冢,野花堪摘,況復春風舞草,四山云黑。如訴當年怨恨,早使我淚點同滴。空憑吊,待留題,又未得。
[詞名] 春日謁五妃墓 (用李易安韻) 調聲聲慢
[作者] 韓必昌,清代人。
[注釋] ●老臣以順為戚:此南朝齊高帝蕭道成語。蕭道成為劉宋宰相,封為齊王,后來他逼宋順帝退位,自立為帝。當時他對宋帝說了這句話,意思是要順應天意。此句是暗射鄭成功之子鄭克塽降清之事。
杜鵑聲,精衛恨,國破主恩斷;桂子穿山,宿草余芳甸!記曾璇室瑤房,寵承魚貫;從君死,一條組練!
即曾見,荒冢二月清明,村翁新黍飯; 撮土為香,一盞寒泉薦!徘徊斷碣殘碑,貞妃小傳,也羞殺,新朝群彥。
[詞名] 謁五妃廟
[作者] 許南英,號蘊白,清代臺南人。光緒十六年中會試恩科會元。臺灣巡撫唐景菘聘修 《臺灣通志》。
[注釋] ●精衛: 鳥名。《述異記》: 炎帝女溺海,化精衛,常銜木石,以填東海。●組練:女子自縊時用白練。●新朝群彥:指降清的漢族文人。彥,對士人之美稱。
上一篇:關于描寫《海南省·五公祠·蘇公祠》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海南省·五指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