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諸子散文·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節(jié)錄》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據(jù)王先慎《韓非子集解》本,下同)
韓非在《內(nèi)儲說上》一文中用了四十九個歷史傳說和寓言故事,論述了“主之所用”的“七術(shù)”。所謂“七術(shù)”,就是國君駕馭臣下的七種權(quán)術(shù)。“內(nèi)”是對“外”而言,由于文章內(nèi)容多、篇幅長才分為內(nèi)外。“儲說”,即把道理儲藏在寓言故事中,以備人主使用。
《濫竽充數(shù)》是對“七術(shù)”之四(“一聽責下”)的說明。寫一個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進了齊宣王的樂隊里,享受優(yōu)厚待遇,齊湣王繼位后,不喜合奏,好一一聽之,這個南郭先生就偷偷地溜走了。韓非講了這個故事以后寫道:“韓昭侯曰:‘吹竽者眾,吾無以知其善者。’田嚴對曰:‘一一而聽之。’”這幾句話把故事的主旨說得非常明白。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學無術(shù)的人,往往采取騙人的手段,暫時博得個別人的歡心,獲取一己之利。但是,這種人遲早要露出真相,被人遺棄和嗤笑的。它還啟發(fā)身居領(lǐng)導地位的人,在選用人員時決不能馬虎粗心,必須加以認真觀察,擇優(yōu)而用。否則,那些無才無德的人就會混進我們的隊伍中,貽害人民的事業(yè)。
上一篇:詩歌·古詩十九首·選十二首《其四》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王之渙詩《涼州詞》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