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攻
作者: 牟玉愛 【本書體例】
【原文】:
我車既攻(1),我馬既同。四牡龐龐(2),駕言徂東(3)。
田車既好(4),四特孔阜(5)。東有甫草(6),駕言行狩。
之子于苗(7),選徒囂囂(8)。建旐設旄(9),搏獸于敖(10)。
駕彼四牡,四牡奕奕(11)。赤芾金舄(12),會同有繹(13)。
決拾既佽(14),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15)。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16)。不失其馳,舍失如破(17)。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驚(18),大危不盈(19)。
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20)!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周宣王田獵的詩?!赌印っ鞴怼分姓f:“昔宣王合諸侯而田于圃田,車數百乘?!边@次大規模的田獵,實際上是周借以炫耀武力,提高聲威,懾服諸侯的。這正是本詩的主旨。
全詩八章,各章都緊緊圍繞主旨展開場面描寫,繪出了一幅幅有聲有色的古代田獵畫卷:出獵、射獵、獵歸依次展開,藝術地再現了狩獵的全貌。
第一章點明狩獵。詩一開始就進行出獵的場面描寫:我們的戰車修整一新,堅固牢穩,戰馬高大強壯,步伐整齊。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向獵場奔去,是一幅行軍圖,隊伍威武雄壯,真有排山倒海之勢。字里行間透露出無比自豪和自信。
第二、三章寫宣王帶領大批人馬來到圃田、敖山。只看戰車排開,戰馬雄糾糾,氣昂昂,隨時準備赴湯蹈火、沖鋒陷陣;隨從前呼后擁,人山人海;旌旗蔽日,黃塵滾滾,充分表現了周王朝的力量。
第四章寫各路諸侯來朝拜合獵。諸侯個個威風凜凜,來朝拜者絡繹不絕,是宣示周天子威震四海。
第五、六章寫射獵的盛大場面及射擊、御者的高超技藝。射夫個個套著板指、護臂,只見他們左臂抬起,右拇指扣弦,霎時,萬箭齊發,禽獸應聲倒地,遍野獵物堆積。一發中的,百發百中。御者能使“兩驂不猗”,戰車穩穩當當疾速前行;不誤戰機。射夫、御者配合緊密,保證了“舍矢如破”。這里,著力表現的是周王朝的軍威,實力,無異于明示諸侯周王朝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第七章寫獵的軍營,由緊張而閑暇,獵物堆積如山,廚房都要放不下了,大獲全勝了。
第八章寫射獵歸來,大功告成,仍軍紀嚴明,“有聞無聲”。不僅獵物滿倉,更震懾了列邦,鞏固了周天子的地位。本詩的主旨在場面描寫的過程中得到了深化。
《東攻》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首尾呼應,這點,從以上的分析已經看得很明顯了。
本詩語言生動、傳神。從視覺、聽覺、多角度、多層次敘述、描寫,加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表現力。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象“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蕭蕭馬鳴,悠悠旆旆”,“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千百年來交口稱贊,凝煉傳神,韻味無窮。“四特龐龐”、“四牡孔阜”,“四牡奕奕”,都是寫馬,用不同的詞語,把馬的形體、姿態、步伐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寫旗,就寫了“旐”、“旆”、“旌”各種各樣的旗。值得玩味的是詩中出現了七個“既”字,“我車既攻”、“我馬既同”、“田車既好”、“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四黃既駕”。讀來非但不覺得重復。反倒容易上口,而意味深長。因為“既”,是“已經”的意思,表示由它修飾、限制的動作已經完成,詩中七處用到它,寫出了射獵前厲兵秣馬,準備工作的充分。細致、周到。車、馬、弓、箭,板指,護臂等都備齊了,就連拿在手中的弓箭也已調配好,各個射手的動作也都一致,御者駕的馬的姿式也一致,做好了奔馳前的準備,只等一聲令下,萬馬奔騰,萬箭齊發了。所以,越讀越感到準備工作的一絲不茍,也越來越體會到射獵者信心百倍,穩操勝券的心理。
《車攻》是《詩經》中的名篇,是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的。
上一篇:《越謠歌》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車舝》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