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
暖日晴云錦樹新,風吹雨打旋成塵。
宮園深閉無人到,自在流鶯哭暮春。
這首詩作于金都城汴京失陷之后,詩人尚未被押解北上之前。
金天興二年,哀宗逃離汴京后,守將崔立舉京城降于蒙古軍。四月十九日蒙古軍把金朝王室的五百余人逐出故宮,押赴青城。這時元好問為崔立立碑之事,蒙詬含羞,入覽宮中,親睹興亡之跡,感物抒懷,發為這十五首絕句。詩意悲涼凄惻,表現了孤臣孽子絕望的哀痛。俳體,本指帶有游戲、滑稽性質的文章體裁,這組詩故意稱做俳體,實則表現了更為深刻的悲愴。雪香亭,宮中的建筑物,在正殿純和殿之西,即宮城的深處,所以,詩人借以詠內官之事。
在這首短詩中,作者目睹故宮景物,觸目皆悲,抒發了亡國之痛。頭一句描寫當年的宮苑中的美麗景色,寫“日”、“云”、“村”,用“暖”、“晴”、“錦”形容,春日融融,晴空中一片片白云點綴,宮院內花草樹木郁郁蒼翠,一片錦繡。多么宜人的景色!但是,在“風吹雨打”下,這一切很快即變成一片廢墟。不言自明,這風吹雨打指的就是蒙古軍的入侵。正是蒙古軍的入侵,使全國的都城受到鐵蹄蹂躪!當年這里是一派宮女婀娜,歡歌笑語,如今卻連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黃鶯兒也哭啼。自在,即自由自在,無人管束,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詩:“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本來,草木景物是沒有感情的,作者游覽故宮,目睹了國家的敗亡,便借這些花木禽鳥抒發自己內心國亡世亂的極度傷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讓讀者體味含而不露的深刻寓意,顯示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藝術魅力。總之,國破家亡之后,在詩人眼里,天地萬物都蒙上了哀愁,蒙上絕望的悲愴!這些山水景物詩,同他的那些慷慨悲痛的“喪亂”詩一樣,抒發了詩人的亡國之痛,收到異曲同工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趙秉文《春游》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宋無《春歸》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