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
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酒船漁網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黃庭堅在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進士第后,被任命為葉縣(今屬河南)尉。因為到官誤期,受到上級官吏的譴責;縣尉職位低,俸祿也少,不足以養家,心中總是悶悶不樂。這首詩是他在熙寧四年(1071)春天,解去葉縣尉職務時所作,表達的便是得不到賞識欲歸湖山的心情。
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為“懷”字提供豐富的內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作小官。“青袍”是下級官員的服裝。歷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杜甫詩:“汀草亂青袍”,含有不被見用的意思。這里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為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
三四句承首聯中“各在異地”的含義,敘遙相思念之情。這兩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時在平輿,地近汝水。前句寫自己,后句寫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樣都用實寫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頗覺親切。
五六句承首聯中“各不得志”的含義,寫無人理解的憤懣。這兩句詩措辭自然,對仗工穩而又意在言外,顯示出詩人錘煉語言的深厚功力。庭堅曾以此聯示人,并說讀這兩句可以得律詩之法。《觀林詩話》對這兩句詩從形式上加以評論,說:“杜牧之云: ‘杜若芳州翠,嚴光釣瀨喧’此以杜與嚴為人姓相對也。又有‘當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名白日懸’此乃以朱云對白日,皆為假對,雖以人姓名偶物,不為偏枯,反為工也。如涪翁(黃庭堅號)‘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待(當為“得”——引者)九方皋’,尤為工致。”《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二)從內容上著眼加以評論,說:“魯直(黃庭堅字)《過平輿懷李子先》詩: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題徐孺子祠堂》詩: ‘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二詩命意絕相似,蓋嘆知音者難得耳。”足見這兩句詩受到人們的愛重。
末二句寫出全詩的主旨,勸李子先也解官歸里,與己同游。其中“歸來”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緊接著又下一個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詩人猶嫌不足,同時還用水漲花落、漁船載酒構成一幅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圖畫,勸歸之意算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山谷作詩,最講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云:“山谷之妙,起無端,接無端,大筆如椽,轉折如龍虎,掃棄一切,獨提精要之語。每每承接處,中亙萬里,不相聯屬,非尋常意計所及。”本篇用幽人佐吏起,以故溪篙深結,大似無首無尾者,然而橫空出語,收束有力。各聯之間,首聯說官卑,頷聯寫春興,頸聯嘆九方皋之罕見,尾聯敘故溪之可游,每聯下語也好像不知其所從來。但細味詩意,脈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為從內容上講,詩人和朋友所以“心動”、“興高”者,并不僅僅是感覺到“春波”、“夜月”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這樣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極容易作千里馬、九方皋之嘆,慨嘆之余,擬退處于酒船漁網之間,也就是順理成章了。從結構上看,首聯總提,中間兩聯分議,末聯收攏,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變化,又作到了天衣無縫。
上一篇: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送王郎》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