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詩《過始寧墅》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束發懷耿介,逐物遂推遷。違志似如昨,二紀及茲年。 淄磷謝清曠, 疲薾慚貞堅。 拙疾相倚薄, 還得靜者便。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沿。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云抱幽石,綠筿媚清漣。葺宇臨洄江,筑觀基曾巔。揮手告鄉曲,三載期歸旋。且為樹枌槚,無令孤愿言。
(據胡刻 《文選》本,下同)
謝靈運情深于山水,性穎神澈,興多才高,復以失意狂放,尋山陟嶺,必造幽峻,甚至伐木開路,肆意游遨,所至輒為詩詠,為變革玄言詩開創山水詩派的千古宗匠。所作山水詩,巧構形似之言而神理自得,逸韻奇響,吐言天拔,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亦尚駢儷,多玄語,華贍與繁蕪相摻,理趣與玄奧兼存。
永初三年(422)五月,劉裕死,少帝劉義符即位,加緊排斥異己,劉義真、顏延之等先后調離建康,謝靈運也因“構扇異同,非毀執政”為司徒王羨之所患,出為永嘉太守,此詩即赴郡任經始寧時所作。
由于政治上接連遭到排擠,詩人不得不進行人生的自我反思。這首詩寫其厭倦仕進,眷戀舊山,期望歸隱,正是在反思中所形成的思想心理。詩的開頭四句用回敘手法寫他在束發的童年就稟性耿介,后不得已違志從政,競逐于名利之場,與時遷移。回顧入仕至今, 深感內疚, “緇磷謝清曠, 疲薾慚貞堅”, 持志不堅有愧于清曠高蹈,仕宦自困有慚于節操貞堅。詩人既拙于從政,不善取巧逢迎,又身體多病,難于應付世務,因從《老子》“歸根曰靜,是謂復命”中得到啟迪,希望退出官場,因此以“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 自訴心曲。詩人仕與隱的矛盾經過痛苦人生的反思,渴望早日歸隱。這在他的《初發都》、《鄰里相送至方山》諸詩中都有所流露。詩人逐物違志,卷入政治漩渦,此次又被迫出守永嘉,心情悒郁,對故園舊山的眷念也就格外深了。在“剖竹守滄海”的赴任路上,特意“枉帆過舊山”,繞道始寧到別墅小住。至此點出題目,轉入始寧墅累物描寫。
始寧墅是謝玄開始營建的莊園,規模很大。謝靈運又開辟南山,形成“北山二園,南山三苑”的南北兩區。其間山水縈回,良田澄湖,園宅無數。詩中所寫景物均為墅中實景。“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沿”,極寫登山涉水、窮搜盡覽的樂趣,洋溢著久宦歸來小住的恣情快意。沈德潛對此頗為贊賞,《古詩源》云: “登頓沿洄,非老于山水者不知。”“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寫巖嶺洲渚之勝,山巖險峻而嶺巒層疊,洲島縈繞而沙渚連延,空間廣大而景觀多姿。“白云抱幽石,綠筿媚清漣”,寫白云幽石、綠筿清漣之美。這兩句深于造思,巧于裁字,自然精工。白云與幽石、綠竹與清波,景色本已清幽,中間嵌入“抱”、“媚”兩字,不但寫出白云環擁幽石,綠筿媚映清漣的佳境,而且灌注著詩人的情感,使無生命之物變得有情有意。這種云而能抱,竹而能媚的意致,乃是詩人觀賞山水在靈性徹悟中九轉歷煉,使詩的語言爆發出新的生命力和表現力,給人以至清至奇之感,深受詩評家推崇。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熟讀靈運詩,能令五衷一洗,白云綠筿,湛澄趣于清漣。”詩人本來志在山水,晉宋易代,謝氏家族也隨之一落千丈,如今又出守永嘉,途經始寧,重睹故園,對祖先開辟的這塊樂土更懷有深篤的感情。他在寫其山水之美的同時,還寫到“葺宇臨洄江,筑觀基曾巔”。其中既有對園景的賞愛,也包含著對家業舊夢的溫馨,凝聚著眷愛的深情。最后四句寫告別鄉鄰,相約歸期,并囑家人種植樹木,裝點舊園,以待還歸。“揮手”二字見其臨別之時依依不舍,很是真切。“三載”一句與上文“還得靜者便”相呼應,事實上,詩人永嘉任上僅有一年便掛冠還歸,過起隱居生活,直到元嘉三年(426),政局變化,才應詔赴親,就任秘書監職。
這首詩,先述心志,次寫墅景,后言歸隱,首尾遙合,層次分明。寫景狀物,含吐宛雋,風調清逸。“抱”、“媚”兩句最為精絕,很能反映出“詩至宋齊,漸以句求”的風尚。此風所漸乃有唐詩之工,葉燮《原詩》說: “不知六朝,不知唐詩之工也。”
上一篇:杜牧詩《過華清宮》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顧況詩《過山農家》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