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王實甫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第三本·張君瑞害相思》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第二折
(旦上云)紅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來也。起得早了些兒,困思上來,我再睡些兒咱。(睡科)(紅上云)奉小姐言語去看張生,因伏侍老夫人,未曾回小姐話去。不聽得聲音,敢又睡哩! 我入去看一遭。(紅唱)
【中呂】【粉蝶兒】風靜簾閑,透紗窗麝蘭香散,啟朱扉搖響雙環。 絳臺高,金荷小,銀釭猶燦。 比及將暖帳輕彈,先揭起這梅紅羅軟簾偷看。
【醉春風】則見他釵亸玉斜橫,髻偏云亂挽。 日高猶自不明眸,暢好是懶、懶。(旦做起身長嘆科)(紅唱)半晌抬身,幾回搔耳,一聲長嘆。
(紅云)我待便將簡帖兒與他,恐俺小姐有許多假處哩。我則將這簡帖兒放在妝盒兒上,看他見了說什么。(旦做照鏡科,見簡看科)(紅唱)
【普天樂】晚妝殘,烏云亸,輕勻了粉臉,亂挽起云鬟。將簡帖兒拈,把妝盒兒按,拆開封皮孜孜看,顛來倒去不害心煩。(旦怒叫)紅娘! (紅做意云)呀! 決撒了也!(紅唱)俺厭的早扢皺了黛眉,(旦云)小賤人,不來怎么! (紅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頸,氳的呵改變了朱顏。
(旦云)小賤人,這東西那里將來的?我是相國的小姐,誰敢將這簡帖兒來戲弄我?我幾曾慣看這等東西?告過夫人,打下你個小賤人下截來。(紅云)小姐使將我去,他著我將來。我不識字,知他寫著甚么?(紅唱)
【快活三】分明是你過犯,沒來由把我摧殘;使別人顛倒惡心煩。你不慣,誰曾慣?
(紅云)姐姐休鬧,比及你對夫人說呵,我將這簡帖兒去夫人行出首去來。(旦揪住紅科)我逗你耍來。(紅云)放手,看打下下截來。(旦云)張生近日如何?(紅背云)我則不說。(旦云)好姐姐,你說與我聽咱! (紅唱)
【朝天子】張生近間、面顏,瘦得來實難看。不思量茶飯,怕見動彈;曉夜將佳期盼,廢寢忘餐。黃昏清旦,望東墻淹淚眼。(旦云)喚個好太醫看他證候咱。(紅云)他證候吃藥不濟。(紅唱)病患要安,則除是出幾點風流汗。
【四邊靜】怕人家調犯,“早共晚夫人見些破綻,你我何安?”問甚么他遭危難? 咱攛斷、得上竿,掇了梯兒看。
(旦云)紅娘,不看你面呵,我將與夫人,看他有甚么面顏見夫人?雖然我家虧他,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紅娘,早是你口穩哩;若別人知呵,甚么模樣! 將描筆兒過來,我寫將去回他,著他下次休是這般。(旦做寫科,起身科,云)紅娘,你將去說:“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禮,如此非有他意?!痹僖辉鈨菏沁@般呵,必告夫人知道。和你個小賤人都有說話。(旦擲書下)(紅唱)
【脫布衫】小孩兒家口沒遮攔,一迷的將言語摧殘。把似你使性子,休思量秀才,做多少好人家風范。(紅娘拾書科)
【小梁州】他為你夢里成雙覺后單,廢寢忘餐。羅衣不奈五更寒,愁無限,寂寞淚闌干。
【幺】似這等辰勾空把佳期盼,我將這角門兒世不曾牢拴,則愿你做夫妻無危難。我向筵席頭上整扮,做一個縫了口的撮合山。
(紅云)我若不去來,道我違拗他,那生又等我回話,我須索走一遭。(下)
(末上云)那詩倩紅娘將去,未見回話。我這封書去,必定成事。這早晚敢待來也。(紅上云)須索回張生話去。小姐,你性兒忒慣得嬌了;有前日的心,那得今日的心來?(紅唱)
【石榴花】今日個晚妝樓上杏花殘,猶自怯衣單,那一片聽琴心,清露月明間。昨日個向晚,不怕春寒,幾乎險被先生饌,那其間豈不胡顏。為一個不酸不醋風魔漢,隔墻兒險化望夫山。
【斗鵪鶉】你用心兒撥雨撩云,我好意兒與他傳書寄簡。不肯搜自己狂為,則待要覓別人破綻。受艾焙權時忍這番,暢好是奸?!皬埳切置弥Y,焉敢如此!”對人前巧語花言;沒人處便想張生,背地里愁眉淚眼。
(紅見末科)(末起云)小娘子來了。擎天柱,大事如何了也?(紅云)不濟事了,先生休傻。(末云)小生簡帖兒是一道會親的符箓,則是小娘子不用心,故意如此。(紅云)我不用心?有天哩,你那簡帖兒好聽! (紅唱)
【上小樓】這的是先生命慳,須不是紅娘違慢。那簡帖兒倒做了你的招狀,他的勾頭,我的公案。若不是覷面顏,廝顧盼,擔饒輕慢。(紅云)先生受罪,禮之當然。賤妾何辜?爭些兒把你娘拖犯。
【幺】從今后相會少,見面難。月暗西廂,鳳去秦樓,云斂巫山。你也訕,我也訕,請先生休訕,早尋個酒闌人散。
(紅云)只此再不必申訴足下肺腑,怕夫人尋,我回去也。(末云)小娘子此一遭去,更著誰與小生分剖;必索做一個道理,方可救得小生一命。(末跪下揪住紅科)(紅云)張生是讀書人,豈不知此意? 其事已知矣。(紅唱)
【滿庭芳】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風情美滿,卻叫我骨肉摧殘。老夫人手執著棍兒摩挲看,粗麻線怎透得針關? 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寒。(紅云)待去呵,小姐性兒撮鹽入火。(唱)消息兒踏著泛;(紅云)待不去呵,(末跪哭云)小生這一個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紅唱)禁不得你甜話兒熱趲,好教我兩下里做人難。
(紅云)我沒來由分說! 小姐回與你的書,你自看。(末接科,開讀科)呀,有這場喜事! 撮土焚香,三拜禮畢。早知小姐簡至,理合遠接,接待不及,勿令見罪! 小娘子,和你也歡喜。(紅云)怎么?(末云)小姐罵我都是假。書中之意,著我今夜花園里來,和他哩,也波哩,也啰哩。(紅云)你讀書我聽。(末云)是四句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紅云)怎見得他著你來? 你解與我聽咱。(末云)“待月西廂下”,著我月上來?!坝L戶半開”,他開門等我。“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敝姨^墻來。(紅云)他著你跳過墻來,你做下來。端的有此說么? (末云)我是個猜詩謎的社家,風流隋何,浪子陸賈,我那里有差的勾當。(紅云)你看我姐姐,在我行也使道兒。(紅唱)
【耍孩兒】幾曾見寄書的瞞著魚雁,小則小心腸兒轉關。寫著道“西廂待月”等得更闌,著你跳東墻“女”字邊“干”。原來那詩句兒包籠著三更棗,簡帖兒里埋伏著九里山。他著緊處將人慢,您會云雨鬧中取靜,我寄音書忙里偷閑。
【四煞】紙光明玉板,字香噴麝蘭,行兒邊洇透的非是春汗? 一緘情淚紅猶濕,滿紙春心墨未干。從今后休疑難。放心波學士,穩情取金雀丫鬟。
【三煞】他人行別樣親,俺根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鴻案。別人行甜言美語三冬暖,我根前惡語傷人六月寒。我為頭兒看: 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發付擲果潘安。
(末云)小生讀書人,怎跳得那花園過? (紅唱)
【二煞】隔墻花又低,迎風戶半拴,偷香手段今番按,怕墻高怎把龍門跳?嫌花密難將仙桂攀。放心去,休辭憚;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了淡淡春山。
(末云)小生曾到花園,已經兩遭,不見那好處;這一遭知他又如何?(紅云)如今不比往常。
【收尾】你雖是去兩遭,我敢道不如這番。隔墻酬和都胡侃,證果的是今番這一簡。(紅下)
(末云)嘆萬事自有分定,誰想小姐有此一場好處。小生是猜詩謎的社家,風流隋何,浪子陸賈,到那里扢扎幫便倒地。今日頹天百般的難得晚。天,你有萬物于人,何故爭此一日?疾下去波! (末念)讀書繼晷怕黃昏,不覺西沉強掩門;欲赴海棠花下約,太陽何苦又生根?(末云)呀,才晌午也! 再等一等。(又看科)今日百般的難得下去也呵。碧天萬里無云,空勞倦客身心,恨殺魯陽貪戰,不覺紅日西沉! 呀,卻早倒西也,再等一等咱。無端三足烏,團團光爍爍;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 謝天地! 卻早日下去也! 卻早發擂也! 呀,卻早撞鐘也! 拽上書房門,到得那里,手挽著垂楊滴溜撲跳過墻去。(下)
王實甫,生卒年不詳,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主要活動期約在元貞、大德間(1295—1307),元代杰出劇作家,堪與關漢卿比肩,元雜劇人們常以關白馬王四大家為代表。著作頗豐,有《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等。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是根據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改編而成的一部元雜劇杰作,熱情歌頌了鶯鶯和張生這一對青年男女為爭取婚姻自主而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斗爭,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屬”的民主思想,表達了封建社會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西廂記》的這一進步內容加上她在藝術上所具有的卓越成就,使她在幾百年來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家傳戶誦,譽滿曲壇。如明初賈仲明在給王實甫所作的吊詞中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錄鬼簿》)
《西廂記》的第三本第二折通常稱作《鬧簡》或《妝臺窺簡》,這是《西廂記》中的精彩折子之一。在這一折戲之前,由于老夫人過河拆橋,毀約賴婚,張生相思成疾,鶯鶯十分掛念,便遣紅娘前去探視。張生就央紅娘帶給鶯鶯一封簡帖,渴求與鶯鶯幽會。而在這折戲里,就圍繞著這一簡帖展開了紅娘與鶯鶯之間的矛盾沖突。紅娘與鶯鶯之間的矛盾沖突是構成《西廂記》全劇戲劇沖突的重要部分。她們之間的矛盾沖突是由于兩人不同的身份和性格所造成的,鶯鶯作為一個相府小姐,大家閨秀,一直受到封建家長的嚴厲管束和封建禮教的薰陶,雖然內心已產生了對張生的愛慕之情,向往幸福自由的愛情,但她又顧慮重重,遮遮掩掩,惟恐被母親發覺。而紅娘是老夫人派到鶯鶯身邊監視鶯鶯的,她既要服侍小姐,又要擔負“行監坐守”的任務。因此,鶯鶯對紅娘處處提防,她埋怨紅娘,“但出閨門,影兒般不離身”。盡管自老夫人賴婚后,紅娘出于正義感,在行動上對鶯鶯和張生表示了同情和幫助,可是鶯鶯對紅娘還是有戒心。這樣兩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也就勢在必然了。而《鬧簡》是表現紅娘與鶯鶯之間矛盾沖突的重要場次。
若按舞臺時間與空間的轉換及上場人物的變化來劃分,整折戲可以分為兩個段落,自開頭至[斗鵪鶉]曲為第一段,以下則是第二段。第一段的中心事件是鶯鶯窺簡。首曲[粉蝶兒]是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與空間,即通過紅娘所見,描繪了鶯鶯所居的深閨。[醉春風]曲則由景及人,即通過紅娘的眼睛,描繪了鶯鶯因不見紅娘回話十分記掛患病的張生,一夜未眠而“只見他釵亸玉斜橫,髻偏云亂挽,日高猶自不明眸”的倦懶神態。而此時的紅娘卻滿心喜悅,因為她不僅完成了探視張生的任務,而且還帶來了張生給鶯鶯的簡帖,但她對鶯鶯的脾性和心理了如指掌,知道鶯鶯內心雖然十分愛張生,但表面上不敢承認,假裝正經,“小姐有許多假處哩”。接著便從小姐的“假處”做文章。先寫鶯鶯見了紅娘放在妝盒兒上的簡帖,便迫不及待地“拆開封皮孜孜看”,“顛來倒去不害心煩”,竟把家法、母親都置之不顧了,甚至也一時忘掉了旁邊站著的紅娘。但等到她意識到了紅娘的存在以及這封簡帖的由來,便馬上又改變了神態,只見她“厭的早扢皺了黛眉”,并“忽的低垂了粉頸”,思考怎樣發付這封簡帖,便“氳的呵改變了朱顏”,對紅娘大加訓斥,并要“告過夫人,打下你個小賤人下截來”。然而鶯鶯的這種外強中干的做作,并沒有嚇倒機智的紅娘,她據理反駁,以“小姐使將我去,他著我將來”,“分明是你過犯,沒來由把我摧殘”,“你不慣,誰曾慣?姐姐休鬧,比及你對夫人說呵,我將這簡帖兒去夫人行出首去來”等語反擊后,終于使鶯鶯的口氣立刻軟了下來,連忙對紅娘說:“我逗你耍來?!蓖瑫r,還掩飾內心,口是心非地說道:“紅娘,早是你口穩哩,若別人知呵,什么模樣?!卑漾L鶯內心的矛盾和裝模作樣的情態寫得十分細膩深刻,其情態躍然紙上,紅娘看透了鶯鶯的心態,便勸鶯鶯接受張生之約。她先在[朝天子]曲中,向鶯鶯敘述了張生相思成疾、臥床不起的情形。并且向鶯鶯挑明,若張生的“病患要安”,只要能得到鶯鶯的愛情,“除是出點風流汗”。接著在[四邊靜]曲中直接指出相思病全是由鶯鶯挑起的,“咱攛斷、得上竿,掇了梯兒看?!敝苯寅L鶯之“假”,并使鶯鶯看到了紅娘“口穩”與可靠。因此,鶯鶯又露出了真意,放心地讓紅娘傳遞信息,立即寫了回簡,仍叫紅娘送去,但為了瞞著紅娘,仍說她與張生只是兄妹之禮,“非有他意”,“著他下次休是這般”,是為了教訓張生,依然做假?!鞍阉颇闶剐宰?,休思量秀才,做多少好人家風范”,又一次被紅娘看破,一心只愿他們“做夫妻無危難”,決心“做一個縫了口的撮合山”。接著用[石榴花]和[斗鵪鶉]兩曲寫鶯鶯月夜聽張生彈琴,撼動春心,一往情深,分明已流露出對張生的愛?!皫缀蹼U被先生饌”,進一步伸足鶯鶯的真心與假意,以及紅娘對這樁愛情的樂意玉成。整段故事,搖曳多姿,將鶯鶯的復雜心態寫得栩栩如生。
自[上小樓]以下便是這一折的第二段落,這一段落的中心事件是紅娘送回簡。[上小樓]、[幺]、[滿庭芳]三曲承接上段,寫紅娘被委曲后的自艾自怨心理和對張生的同情,因不知回簡的內容而對張生寄予同情,而當張生說穿了回簡的內容后,她才恍然大悟,發覺自己上了鶯鶯的大當,“你看我小姐,原來在我行使乖道兒”。這樣一來,本來蘊藏在心中的對鶯鶯的滿腹怨恨,這時又在心中騰騰升起。在下面的[耍孩兒]到[收尾]五支曲文中,紅娘用尖刻激憤的語言痛詆鶯鶯的這一不“義”之舉,進一步抒發自己的憤懣和滿腹冤屈,這是對前一段的反照。當張生以自己去與鶯鶯約會時跳不過花園圍墻,而懇求紅娘再給他提供幫助時,紅娘便用刻薄的語言說道:“你怕墻高怎把龍門跳?嫌花密難將仙桂攀。”并鼓勵張生放心快去吧,那個自稱與張生只有“兄妹之禮”的鶯鶯正等著呢,“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了淡淡春山”。張生還有顧慮,怕這次赴會又和前次一樣遭到鶯鶯的冷落和拒絕,紅娘則告訴他:上次因是張生自己找上去的,故當初“隔墻酬和都胡侃”,而這次是鶯鶯主動來約他的,“證果的是今番這一簡”。既是給張生壯膽,又是在挖苦鶯鶯,正如清代戲曲批評家金圣嘆所說的:“蓋紅娘怨毒鶯鶯,詆之無所不至,因謂張生: 汝偷不如他偷”(《西廂記·鬧簡》折批語)。第二段也寫得生動傳神。
從思想內容看,《鬧簡》是體現全劇反封建主題的重要場次。在這一折戲中,雖然主要是表現鶯鶯與紅娘之間的矛盾沖突,老夫人并未出場,但以她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卻始終支配和影響著這一矛盾沖突。鶯鶯提防紅娘,實際上就是提防老夫人,因此,盡管事實上紅娘是站在張生和鶯鶯一邊的,但她與鶯鶯的矛盾,歸根結底就是鶯鶯與老夫人之間的矛盾,即要求婚姻自主的初步民主思想與封建禮教的矛盾沖突。作者通過這一矛盾沖突,形象地展現了青年男女為爭取婚姻自由所作的艱苦斗爭,鶯鶯不但要克服封建教養對她的束縛,而且還要防備老夫人的阻撓和破壞,而這也正是全劇主題的重要內容。
從藝術手法看,這折戲也有較高的成就。一是結構嚴謹緊湊。整折戲雖按時空的轉換可分為兩個段落,但又緊密相聯。作者將簡帖這一道具貫穿劇情發展的始終,圍轉這一道具來組織情節和安排人物之間的沖突。在安排情節時,又瞻前顧后,注意前后照應。如在第一段中,鶯鶯精心設計了一個騙局,而在第二段中,張生卻拆穿了這個騙局,兩者前呼后應,相映成趣。又在第二段中,正面表現的是紅娘與張生之間的糾葛,而實際上仍是寫紅娘與鶯鶯之間的沖突,是紅娘與鶯鶯之間矛盾沖突的繼續,雖然舞臺的時空與人物發生了變化,但整折戲的中心,即表現紅娘與鶯鶯的矛盾沖突沒有變化,一線到底。
二是矛盾沖突的設置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在安排紅娘與鶯鶯的沖突時,既層層推進,又波瀾起伏。在沖突發生前,有意突出紅娘入門時輕快喜悅的情態,一再給觀眾造成沖突不可能發生的印象,而等到鶯鶯窺簡發怒,就使劇情突起波瀾。同時為了突出“鬧簡”時“鬧”的氣氛,戲的開頭還設置了一個十分幽靜安謐的環境,一“靜”一“鬧”,首先在氛圍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以增強沖突的波瀾。又如在第二段中,當紅娘拿著鶯鶯自稱是教訓張生的回簡來到張生書房時,遲遲不交給張生,等到張生又跪又哭,一再懇求,她見自己勸說無效,只好拿出來讓張生自看,讓他放棄追求鶯鶯的念頭。想不到鶯鶯的回簡竟是約張生幽會的情書,這就給人以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之感。而且由于張生的“傻”,戳穿了鶯鶯精心設計的騙局,也使紅娘與鶯鶯的矛盾沖突又陡起波瀾。
三是人物性格鮮明,作者十分細膩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描寫鶯鶯窺簡的心理狀態,先是驚喜至極,繼而低頭沉思,最后是佯裝發怒,把她在這一短暫時間內的心理活動的三個階段十分細膩逼真地描繪出來,使這一人物神形兼備,栩栩如生。明代李贄評點《西廂記》時曾對此大加贊賞,說:“嘗言吳道子、顧虎頭只畫得有形象,至如情思情狀,無形無象?!段鲙洝樊媮淼谋普妫S躍欲有,吳道子、顧虎頭又退數十舍矣。千古來第一神物,千古來第一神物?!?《西廂記·妝臺窺簡》折總評)
另外,在語言上具有優美而且平易的特色。一般都認為《西廂記》的語言風格是典雅,如明初朱權評價王實甫的劇作為“花間美人”,“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太和正音譜》)。這一折的語言雖然也以文采典雅見長,曲文中多麗語和典故,但由于這一折曲文是由紅娘一人主唱,為了與其身份性格相符,作者在曲文中融入了許多成語和口語,使得曲文艷而不澀,優美而且平易。
上一篇:散曲·劉致散曲《端正好·上高監司[前套]》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老子《第八十章》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