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相傳唐宣宗李忱愛聽《菩薩蠻》詞,責令丞相令狐绹譜寫,令狐绹找溫庭筠代筆,寫了很多首,在當時傳唱頗廣。溫庭筠的十四首《菩薩蠻》詞收入《花間集》中,這便是其中的第一首。全詞以晨妝為描寫中心,集中反映了獨處閨中的女子外表的濃妝盛服和內心的孤獨苦悶。
詞的上闋寫女子晨起梳妝。首句寫床榻前屏風的景色。屏風上雕畫的重重疊疊的小山金光閃爍。次句寫女子初醒的情態。鬢發披垂象流云似的拂蓋著雪白香艷的面頰。詞的開頭即顯示出溫詞設色艷麗的風格:金色的屏風,烏黑的頭發,雪白的香腮,幾種顏色合在一起,顯得那么調和;用云來形容鬢發,用雪來形容香腮,用“欲度”二字表現鬢發與香腮的動的形態。溫詞用詞高妙、鏤金錯采,可見一斑。三、四兩句寫剛起床時“弄妝”,用一“懶”字、一“弄”字、一“遲”字,是由外表進入到內心的描寫。主人公嬌慵的姿態、無聊的心緒,通過細微的動作描寫,躍然紙上。
詞的下闋寫女子妝成著衣的情態。“照花”兩句寫妝成照鏡,花容人貌,交相輝映,既寫女子之美,又暗寓其對鏡自憐的心情。最后兩句寫整衣。通過對女子穿衣這一細節描寫,更深入細膩地刻劃了她的曲折的心理變化:剛穿上那繡花的羅襦,忽然看見衣服上新貼的雙雙金鷓鴣,便使她睹物思人,自憐孤獨。全篇點睛的是“雙雙”兩字,它也是上闋“懶”和“遲”的根源。全詞的抒情結構,于此可尋繹而得。
在這首詞里,作者將許多可以調和的顏色和各具特點的物件放在一起,勾畫成一幅畫面,形成一個意境,于寫景敘事中表達詞中主人公的深刻的內心活動,寄主觀抒情于客觀描繪之中,麗詞和深情,使詞中意象呈現出濃郁的氣氛,顯示出溫庭筠詞濃麗綿密的獨特風格。
上一篇:《菩薩蠻 憶舊·清·沈宛》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薄幸 詠瘧·清·賀雙卿》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