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霍然
手握乾坤殺伐權, 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 聲振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云路小, 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飛龍定在天。
洪秀全
這首詩的問世頗具神奇色彩。按照太平天國的文獻記載和作者族弟洪仁玕的記述,作者洪秀全道光十七年(1837)再次赴廣州應試,仍未考中。目睹鴉片戰爭前夕洋人的橫行無忌與清廷的黑暗腐敗,這位年輕的塾師激憤異常。加上科場連年敗北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回家后大病四十余日。病中他看到了許多幻象,于是吟出了這首不同凡響的七言律詩。
首聯二句大筆如椽,揮灑出一個革命領袖身居草莽時的鴻鵠之志。乾坤,明指天地,暗喻陰陽即正邪兩種對立勢力。清未社會黑暗,民不聊生。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屢遭清王朝的血腥鎮壓,正義與邪惡、革命與反革命勢力的斗爭十分激烈。作者立志要手握天地之間的“殺伐”之權,乃是為了用來“斬邪留正”,以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皵匦傲粽币院蟛粌H成為太平軍的戰斗口號,并且成為太平天國革命的樸素的階級斗爭論的核心。按照這一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革命理論,“皇上帝”和“皇上帝子女”組成“正”的一方,他們的對立面就是“邪”,即“閻羅妖”和“妖徒鬼卒”?!盎噬系邸笔恰蔼氁粺o他”、“至尊至貴”的“真神”,“明明白白保佑人”;而“閻羅妖”則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變,迷惑纏捉凡間人靈魂”,乃“天下凡間我們兄弟姊妹所當共擊滅之惟恐不速者也?!?《太平詔書》)在這里,“皇上帝”是農民革命政權的象征,而“閻羅妖”則是清朝封建皇帝的化身。“正”與“邪”、“人”與“妖”、“皇上帝”與“閻羅妖”的對立,正是現實生活中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階級斗爭的反映。解民懸即解除人民的倒懸之苦。語出《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倒懸是頭向下腳向上地被倒掛,比喻處境極困苦危急。這兩句詩披露作者胸中孕育的理想抱負,其闊大襟懷遠非封建社會一般騷人墨客詠懷述志者所能夢見。
頷聯二句承首聯意,隱然以主宰天地萬物的“真龍”自詡。這條巨龍眼通西北,昂首天外;聲振東南,直貫日月,目光遠大,威風大振。這一聯乃互文見義。西北東南,盡在作者明察秋毫的遠大目光之下;江山日月,莫不回蕩著詩人黃鐘大呂般的穿云裂石之聲,好一派叱咤風云、吞吐日月的宏偉氣魄!
頸聯二句繼續以龍自喻,將前兩聯詩意進一步形象化。云路猶言青云之路,喻宦途。漢指天河、銀河,也稱云漢、銀漢、天漢。漢程指銀河的河道,天河的路程。漢代讖緯迷信,有“王者有道,則河直如繩”的說法。這里說“漢程偏”,意為王者無道。作者施展想象中的龍爪,頓嫌青云之路狹小,不足以顯其身手;而困龍一旦騰身奮起,又怕什么朝廷無道!才學優俊的詩人,這時內心正經歷著一場從思想矛盾到反抗現實的痛苦裂變??茍隹荚噷以馐?,使他從切身問題上對黑暗腐敗的現實深感不滿;千百年來誘惑了無數文人學子為之磨穿鐵硯、熬白雙鬢的那條“朝為布衣郎,暮登天子堂”的青云之路,對連年落第的作者來說已失去了昔日那種令人神往的光彩和魅力。他下決心要闖出一條自己的路,與無道的清廷進行抗爭!后來金田起義建立太平天國的雄心,就在此際萌生。以上三聯,已將作者的沖天之志和盤托出,充分表露。
尾聯二句又高屋建瓴,以美好的憧憬感召世人。風雷鼓舞,出揚雄《法言·先知》:“鼓舞萬物者雷風乎,鼓舞萬民者號令乎?”這里用風雷激浪來隱喻革命風暴的興起?!耙紫蟆本涑鲎浴吨芤住で跃盼遑侈o》:“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周易》是一部占卜用的書,它用卦爻等符號象征自然界和社會人事的變化,叫做“易象”。舊時把飛龍在天看做天子即位的征兆。作者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可能想到帝制以外的其他政權形式,所以用了這個典故。他在詩的結尾滿懷信心地吐露真言:自己有朝一日發動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一定能推翻腐朽黑暗的清王朝的統治,并且取而代之!
作為一位十九世紀中葉的農民革命家,作者平生并非以詩歌名世。但這首詩情致豪邁,氣宇不凡,音韻鏗鏘,聲如金石,非世間之大手筆,不能達此境地。尤其是詩中那建立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和反抗黑暗統治的蓋世雄風,百載之下讀之,仍令人振奮和鼓舞。究其原因,與作者那必勝的信念感染了世人息息相關。
上一篇:卞孝萱 喬長阜《連昌宮詞》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任國緒《述懷》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