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游仙閣息公廟
仙冠輕舉竟何之,
薜荔緣階竹映祠。
甲子不知風御日,
朝昏唯見雨來時。
【前解】
有時寫仙是慕仙,有時寫仙是不信有仙。此詩,后解卻似慕仙;前解又似不信有仙,然而皆非也。老子云:我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我有何患。人生在此世間,實是身為大累。譬如飛蛾入網(wǎng),并非網(wǎng)有相加,但使無身飛來,十面是網(wǎng)何害!今此詩,正是被逐無計,大惡此身。是日偶登仙閣,一時恰觸愁心,于是不覺低頭至地,極致嘆慕也。“輕舉”字,妙!逐客累墜,此不如也。“竟”字妙,逐客牽制,此又不如也。“何之”字妙,逐客譏防,此又不如也。下一句與二、四句,一總皆寫欲尋其身,杳無有身,為逐客浩嘆。
霓旌翠蓋終難遇,
流水青山空所思。
逐客自憐雙鬢改,
焚香多負白云期。
【后解】
前解,既寫無身之樂,后解,再寫逐客之苦也。五,“終難遇”妙,身為逐客,則與之升沉永判也。六,“空所思”妙,身為逐客,則真是題目先差也。七、八,雙鬢已改,而白云未期,我實為之,于人何尤!橫插“焚香”字妙,只是珠玉在前,惶恐無地,并非與仙有期。
上一篇:金圣嘆《題暕上人院》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題靈臺縣東山主人》批注賞析